作者 | 王铚/等 |
出版社 | |
出版时间 | 1997-12-01 |
特色:
默记三卷,宋王铚撰。王铚,字性之,汝陰人。绍兴初,官迪功郎,權枢密院编修官,因纂集祖宗兵制,受到高宗赵构的赏识,诏改京官,后罷为右承事郎、主管台州崇道观。晚年,遭受秦桧的據斥,避地剡溪山中,日以角咏自娱。有补侍儿小名录、四六话、雪溪集等书传世,人稱雪溪先生。 王铚出生于世代书香之家,是宋初著名学者王昭素的后裔。父亲王萃(字乐道)是歐阳修的学生。家中藏书甚富,王铚的儿子王明清在挥麈录中寫道:“先祖早岁登科,游宦四方,留心典籍,经营收拾,所藏书逮数万卷,皆手自校雠,宁之于鄉里。汝陰士大夫,多从而借传。”到王铚一代,因战乱,藏书已丧失大半,但他在“南渡后,所至穷力抄录,亦有书几万卷。”王铚少而博学,善持论,强记闻。據说他读书能五行俱下,别人才三、四行,他已尽一纸。南宋的大诗人陆游很推崇王铚,在老学庵笔记中写道:“王性之记问该洽,尤长于国朝故事,莫不能记,对客指画育说,动数百千言。退而質之,无一语缪。予自少至老,惟见一人。”王铚对北宋一代的历史有著很深的造诣。據建炎以来繁年要录、宋会要等书的记载,他曾经编修过祖宗兵制、七朝国史、哲宗皇帝元祐八年补录、太玄经义解、国老谈苑等书。很明显,如果没有对北宋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深刻研究,要编撰数量这样多、份量这样大的历史著作是断然不可能的。可惜的是这些书都没有保存下来。默记是王铚所写的一本笔记,主要记载了北宋时期的朝野遗闻。由于王铚尤长於国朝故事”所以在他的默记中保存了很多北宋时期的遗闻轶事,可以补正史之不足,对于研究宋代的历史有一定的参攷价值。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铚熟于掌故,所言可据者居多。。但提要也指出:“惟所记王朴引周世宗夜至五丈河旁见火轮小儿,知宋将代周一事,涉于语怪,颇近小说家言,不可据为实录耳。”其实默记中象这種语怪的东西,不时句见,这不能不说是一個很大的缺憾。 此书宋史艺文志失载,晁公武郡齐读书志、陈振孙直齐书录解题都不见著录。现在我们见到的刊本主要有学海类编本、知不足齐业书本、古今说海本(不全)、说库本(不全)、说郛本(不全)。解放前,商务印书馆以汪季青古香楼本为主,由夏敬观校以知不足齐业书本及汪讱芥飞鸿堂、汪鱼亭振绮堂两抄本,印入涵芬楼宋元人说部书中。这是一個较好的本子。我们这次校点即以此为底本,除了与知不足齐业书本覆校一遍外,还用学海类编本,浙江图书馆所藏文澜阁本对校,並参攷了说郛本、说库本及北京图书馆所藏明嘉靖二十三年雲山书院刻本和清张载华、瞿巸邦两抄本。本书在校点过程中,得到陈九思先生的悉心指导,谨此致谢。朱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