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主编:刘思源 |
| 出版社 | |
| 出版时间 | 1997-06-01 |
特色:
片断:电缆的保护套一般不决定其传输参数。但它对确保电缆的环境适应性,提高其使用寿命与可靠运行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关电缆护层的结构、性能及选用要点将在本篇的第4、5、6章分别介绍。电线电缆还对敷设安装也有很高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讲,电线电缆仅是一种半成品,它是电工材料里的一种。电线电缆本体仅是电磁波传输系统或工程中的一个部件,它和电缆附件及终端设备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工程系统。整个系统的质量,它的可靠运行不仅取决于电缆本身的产品质量,而且还与电缆线路的施工敷设的质量息息相关。在选用电缆时应特别注意它与电缆附件的配套,并需对施工安装工艺严格把关。在实际电缆线路故障率统计分析中,由于施工、安装、接续等因素造成的故障率往往要比电缆本身的缺陷所造成的大得多。在国际专利文献中(H02G)“电线电缆的安装”是独立于(H01B)“电缆”的另一个大类。且前者的专利数甚至比后者还多。可见电缆的技术创新“密度”在安装方面要更高些。电线电缆截面的几何尺寸亦是一项重要的参数,它是上述安装要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按定义,电线电缆是能传输电磁波的纵向连续等截面的线缆状电工产品,因此其几何尺寸往往可用截面上的二维尺寸来表征。对于圆形截面者只需用直径一个参数表征。尽管在线缆产品中的各种标称直径的规格系列均要求按GB321《优先数和优先数系》的规定采用推荐的优先数系,可是电线电缆因系列、尺寸规格不同其总规格数至今已超过10万个。3电线电缆的加工制造及其专用设备电线电缆的加工工艺有别于其他结构复杂的电工产品。它不能用车、钻、刨、铣等通用机床加工,甚至连现代化的柔性机械加工中心对它的加工亦无能为力。电线电缆加工方法可简洁地归纳为拉-包-绞三大少物耗、少能耗的专用工艺。通常用拉制工艺将粗的导体拉成细的;为保证足够的柔性,必须将线芯或导体扭绞成缆状;包是绕包、挤包、涂包、编包、纵包等多种工艺的总称,往往用于绝缘的加工和护层的制作。实际的电缆专用生产设备与流水线分拉线、绞线、成缆、挤塑、漆包、编织六大类。而这类设备中大量采用了通用的辅助部件。它们是放线、收线、牵引和绕包四大基本辅助部件。在JB/T5812~5820中对上述设备的型式、尺寸、技术要求及基本参数都作了详细的规定。电线电缆的盘具是一种*通用的电缆专用设备的部件,也是电线电缆产品不可缺少的包装。在我国已分别对电线电缆的机用线盘(PN型)和交货盘(PL型)分别制定了GB4004与GB4005。在GB4006.1~5—83中还对绕组线成品交货盘(PC,PCZ型)作出了具体规定。实用的现代化电线电缆专用设备是将上述六大类设备尽可能合理组合而成的流水线[2]。4电线电缆的发展趋势两个半世纪以来,电线电缆在其理论、材料、结构、品种、工艺、安装、制造等许多方面均有较大的发展。一些工业发达国家早在70年代都建成较为齐全的国际电线电缆产业。但与此同时以石英作为“光导体”的光缆(详见第6章)渗入电缆行业使这个传统的电工行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是未来“信息社会”中的一个重要行业。尽管现有的广义传输线理论已能适用于包括其实质为介质波导的光纤和未来高温超导材料制成的超导电缆等各种电缆的设计,但电缆的结构与品种仍将不断有所创新。例如,*近由罗斯(Rosec)等提出利用超导线材的自悬浮迈纳斯效应,可制成没有绝缘的同轴电缆。两根超导的同轴线,当进入超导态时,会自动保持一定距离而互不接触,形成一个同轴对。这种超导同轴电缆,由于没有固体介质绝缘,因而其在绝缘中的电磁波衰减可降到*低程度;同时因为导体亦呈超导态,其电阻极低,所以这种结构的同轴超导电缆将是衰减极低的传输线。据参考文献[3]报导,这种内导体外径为0.22mm、外导体内径为0.79mm的超导同轴对,其10000MHz时的衰减仅为0.001dB/km。它在无中继的超长途通信方面应用的前景十分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