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包括东南地区民族植物学调查和东南地区史前植物遗存研究两大板块,主要内容包括棕榈科植物桄榔在华南民族中的利用调查、葛的民族植物利用调查、擂茶风俗的民族植物利用调查、东南山地奇和洞周边植物利用调查、东南土著民族食用薯蓣的历史与文化、华南以种植根茎类植物为特征的原始农业、乌桕利用的民族学和考古学观察、武夷山市葫芦山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植物遗存研究、河姆渡文化原始居民的植物利用、田螺山遗址出土陶釜残留物所包含的植物利用等。华南地区是我国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其民族植物利用情况及农业形态与中国其它地区存在较大差异。同时,由于历史上和史前时期的文化交流,华南区的植物利用也必然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华南植物利用的多元特征与华南族群的迁徙密不可分。通过整合民族学、考古学、植物学和历史文献资料,并结合实地考察,在一定程度上对华南区的民族植物利用情况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华南族群与文化的特殊性,对福建地区稻作和粟作遗存残留物分析,找到早期农业的证据。对于重建华南区与中国其他地区及太平洋地区经济文化交流史具有不容忽视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