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英国史学家托马斯·林赛所著《宗教改革史》中译本的上卷,曾由商务印书馆在1992年出版。现将上下卷合在一起,作为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第十辑”的一种,重新出版。林赛的这部《宗教改革史》第一版于1906一1907年问世,旋即再版,1937年又在纽约重版,至今被西方史学界誉为宗教改革史的权威著作,也是我国学术界公认的名著。林赛认为宗教改革不是与当时社会环境无关的突然爆发的运动,而是一场“肇始于政治、文化和经济结构变化”的伟大的宗教运动。他主张研究宗教改革必须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即宗教改革发生的社会和宗教背景、路德派宗教改革、德国以外的非路德派宗教改革、再洗礼派、索齐尼派和反三位一体思潮、反宗教改革。所以,他在《宗教改革史》上卷里,先用一编的篇幅(第一编共六章)描述宗教改革前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状况,然后再论及德国的宗教改革运动。上卷第二编共八章,专门论述从1517年发布九十五条论纲到1555年签订奥格斯堡宗教和约这三十多年期间路德派的宗教改革,是全书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