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献编目

作者王松林主编:宋安莉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01-01

特色:

片断:二、文献编目文献编目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献编目是指依据一定的规则为各类型文献目录所进行的编目工作,包括编制各种出版发行目录、读书目录和藏书目录等。其中,藏书目录的编制根据其范围的大小又可分为反映私人藏书状况的私人藏书目录的编制、集中反映一个文献机构(通常指图书馆)的文献收藏情况的文献机构目录的编制,以及集中反映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内两个以上文献机构文献收藏状况的联合目录的编制。而狭义的文献编目就是指集中反映一个文献机构文献收藏情况的文献机构目录的编制。文献机构目录的编制是指依据一定的规则和科学方法,对馆藏文献的内容及形式特征进行分析、选择,作出记录,并将其组织成目录的过程。这一工作过程,简言之,主要包括文献著录和目录组织两个过程。所谓文献著录,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则对文献内容与形式特征进行分析、选择、记录的过程。文献著录的结果产生款目,也即款目是依据一定的规则对受编文献的内容与形式特征所做出的记录。所谓目录组织,是指按照一定的次序将各类著录完的款目排列起来组成目录的过程。款目排列的方法主要有字顺组织法和系统组织法。前者是按款目标目的字顺将款目组织成字顺目录(包括题名、责任者、主题目录);后者是按款目揭示的文献的学科体系将款目组织成分类目录。本教材主要讲授中、西文字顺目录组织法,且不包括主题目录的组织。另一种广义的文献编目包括文献的描述性编目和文献的主题编目。前者主要是对受编文献的物质形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过程;后者主要通过分析受编文献所论述的主题内容来揭示其内容特征,它以文献分类和主题标引及编制相应款目的工作为重点。狭义的文献编目不包括文献分类和主题标引,也即描述性编目。三、文献目录文献目录简称“目录”,又称“书目”。“目”字原有一书篇目的含义,“录”字原指简要记录一书内容、作者事迹、关于书的评价与校勘经过的文字,即叙录。目录即为“目”和“录”两者的合并。西汉刘向校书时“条其篇目,撮其旨意,录而奏之”,本指图书篇章名目和内容介绍的记录,后来转指记录群书名目的清册。在我国古代,凡有叙录者统称“目录”,无叙录者统称“书目”,并有“略”、“簿”、“录”、“书录”、“志”、“解题”、“考”、“记”等具体称谓。现时对两者已不加区分。在国外,具有“目录”含义的词有Bibliography和Cata-logue。前者译为“书目”,指各种不限藏书范围的书本式目录;后者译为“目录”,指一具体的文献机构的藏书目录。我国《文献著录总则》对目录所下的广义定义是:“将一批款目按照一定的次序编排而成的一种文献报道和检索工具。”而狭义的目录特指文献机构目录,它是揭示和检索馆藏文献的工具。所谓揭示文献,包括记录和报道文献。前者是指通过各种款目准确地将文献的内容和形式特征描述下来,向读者提供有关各种文献的目录学知识,以帮助他们了解馆藏文献的内容;后者是指根据读者的需要,从一定的编制目的出发,围绕某一问题或情况,向他们宣传、报道有关文献。所谓检索文献,就是通过款目的集中、组配,从题名、责任者、主题、分类等方面向读者提供选择文献、索取文献的途径。当然,揭示文献和检索文献都是建立在识别文献的基础上的。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