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廉政准则问答

作者主编:张克敏
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9-04-01

特色:
出版说明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进一步把党建设好。把党建设好,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认真做好对党员的教育,在全党造成认真学习的风气,民主讨论的风气,积极探索的风气,求真务实的风气。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广大党员的党性、党风、党纪和党的基本知识的教育,根据党的十五大精神和学习的需要,我社已策划组织并将陆续出版一套问答体的“党员教育系列教材”。这套教材力求做到设问合理、具体,答问准确、简明,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比较强。“党员教育系列教材”(**批)包括:《学习党章问答》《党员行为规范问答》《学习纪律处分条例问答》《学习廉政准则问答》《党支部工作问答》

片断:1.什么是党风?所谓党风,就是一个政党和它的党员在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的作风。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了一整套马克思主义的优良作风。其基本点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作风以及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等等。这是我们党区别于任何其他党的显著标志,也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一个重要保证。2.党风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我们党一贯注重党风建设。早在党的创立时期,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开始倡导要对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把理论用于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到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针对党和红军中出现的一些思想问题,提出了全党要对党内不正确的思想行为进行纠正、批判,反对教条主义、主观主义、个人主义。以后,又在《矛盾论》、《实践论》中全面系统地阐明了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关系问题,进一步为确立党的马克思主义作风奠定了理论基础。到了抗日战争时期,特别是延安整风时期,党的作风臻于完备。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指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工人阶级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这就是党的三大作风,也是我们党的党风。以后,党风又有了新的发展。在建国之前和建国之后,我们党又提出了防止骄傲自满、警惕资产阶级思想侵蚀的问题。党的八大时指出:“党必须经常注意进行反对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宗派主义的斗争,经常警戒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的危险。”以后,又提出反对特权思想,提出要打倒“官”气等,使党在执政后保持优良党风有了正确的指导和依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建党学说和我们党执政以来的经验教训,对党风问题又提出了新的论断。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切实搞好党风”。后来又提出:“为了促进社会风气的进步,首先必须搞好党风,特别是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同志以身作则。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同志又是全党的表率。”陈云同志在1980年11月也指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因此,党风问题必须抓紧搞,永远搞。”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又指出:“党风问题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我们党作为领导全国政权的政党,党员干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还是做官当老爷,以权谋私,凌驾于人民之上作威作福,成为党风建设中的一个特别重大的问题。”在党的第十五大政治报告中江泽民同志也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我们党是任何敌人都压不倒、摧不垮的。堡垒*容易从内部攻破,绝不能自已毁掉自己。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警钟长鸣。”这些新的论断,对加强我们的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党的战斗力,促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进程,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