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老通辨--钱穆作品系列

作者钱穆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09-01

特色:
老子》书之作者及成书年代,为历来中国思想学术界一大“悬案”。旧说老子在孔子前,近代学人粱任公批评胡适之《中国哲学史》,乃主老子书出孔子后。顾颉刚、冯友兰两人从其说,主老子在庄子前。本书作者本着孟子所谓“求知其人,而追论其世”之意旨,梳理了道家思想乃至先秦思想史中各家各派之相互影响、传承与辩驳关系,言之成理,证据凿凿地推论出《老子》书应尚在庄子后。自民国十二年起,前后凡三十八年,历年递有发明,共得文十八篇,汇合以成此书。

请读片断: 一、论庄周思想之渊源   老子书之晚出,应尤后于庄子,作者已屡有论列,本文则专就老庄关于宇宙论观点,再加阐发。   思想演进,显然有其先后之线索。今就关涉于宇宙论一端者而言,若谓老先于庄,即感有难通处。若谓老出庄后,则其先后递檀,承接转变之迹,始得条贯秩然,脉络分明,俱可指说。惟有一问题当连带而生,即果谓庄在前而老在后,则庄子思想,渊源何自?此一问题,自为读者所急求探究也。   试就庄子书细加研寻,当知庄子思想,实仍沿续孔门儒家,纵多改变,然有不掩其为大体承续之痕迹者。故《庄子》内篇,屡称孔子,并甚推崇。《齐物论》于儒墨是非,兼所不取。然内篇引孔不引墨,则庄子心中,对此两家之轻重,岂不已居可见乎?   韩非称儒分为八,盖自孔子卒后,其门弟子讲学,已多分歧矣。孟子常引曾子子思,此为孔门一大宗。苟子极推仲弓,此当为又一宗。子游子夏,各有传统,而《庄子》内篇则时述颜渊。若谓庄子思想,诚有所袭于孔门,则殆与颜氏一宗为尤近。韩非八儒,即有颜氏,此证下逮晚周末叶,儒家仍有传述颜氏说而自成一宗派者。《易·系传》成书,尤较《老子》为晚出,故其陈...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