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育测量和评价

作者刘知新/等主编:刘知新
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9-03-01

特色:
编辑说明:出版说明这套丛书,从1991年3月出版第一批**本《数学学习论》算起,至今已有6个年头了。如果从1988年年初开始数学教学理论丛书的组稿活动算起,则有9年之长。如今,数学、物理、化学、语文、外语,五个主要学科的教学理论丛书,已配套成龙,每个学科6本共30本,取名为《学科现代教育理论书系》。洋洋洒洒几千万字,构成了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研究,也构成了我社的基本骨干工程和基本的教育理论出版特色。以近十年的时间建构一整套力求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丛书,其间的曲折、甘苦,自然一言难尽。但从反映教改成果、服务教学改革来看,又当义不容辞。从建构教育出版社的出版个性、出版文化来考虑,更有深刻意义,有重大价值。在改革开放的新历史时期,出版社靠什么来支撑?靠什么去竞争?靠什么求发展?用什么作奉献?答案可以有很多,对策可以开列不少。但根本的应少不了这么两条:一靠骨干工程,二靠名牌精品。骨干工程是出版社的战略布局,名牌精品是出版社的灵魂生命。两者的完善结合,构成了出版社的质量、信誉、知名度和文化品位,它是出版社存在的基础,竞争的手段,持续发展的后劲,文化积累的主体,向人民奉献优秀文化的根本保证。本着这样的认识,这样的追求,我们出版了这套丛书。当然,还有另外几套别的系列。我们期待着读者的鉴定。我们迎接着市场的检验。我们也渴望着教育界、理论界的支持。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努力,千方百计奉献更多的精品,给教育,给民族,给将来。广西教育出版社

本书内容提要本书在一般教育测量和评价理论、方法与化学学科特点密切结合的基础上,全面地介绍化学教育测量和评价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以化学教学测量和评价为重点,讨论化学教育测量和评价研究的重要课题及其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写作上既重视理论探讨,又贴近实际,增加可操作性,为读者开展化学教育测量和评价活动及进行有关研究提供有益信息。片断:**节现代教育测量和评价的意义一教育测量和评价的产生和发展简介1.教育测量和评价的产生教育测量和评价的产生与对学生学力和学业成就的检测活动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其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我国的西周时期,就初步建立了学校教育制度,开始了教育测评。到公元606年,我国隋朝开始实行了科举制。国外学者也认为,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是教育测评的*初萌芽。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本世纪以来,我国的教育测量和评价的研究一直未能发展起来;而在西方,其中主要是在美国,自19世纪后半叶以来,教育测量和评价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世纪上半叶以前,学校考试一般都缺乏标准和应有的客观性,其基本方法是对学生逐个口试。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多,这种考试很难继续实施了。1845年,美国波士顿文法学校首先引入了书面考试。但这时学生成绩评定的客观标准问题仍然未能得到解决。1864年,英国教师费舍尔(GeOrgeFisher)收集了许多学生的成绩样本,编制了**本《量表集》,作为度量学生成绩的标准;1897年,美国的莱斯(J.M.Rice)博士发表了他对2O个学校的16000名学生所作的拼字测验的结果;1905年,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法国的《比纳西蒙量表》发表。191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推孟(L.M.Terman)发表了对比纳量表进行修订后的更完善的智力测验量表——《斯坦福量表》,首次引入了智商的概念,使智力测量有了比较科学的计算方法,标志着心理测验已达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1904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E.L.Thorndike)发表了《心理和社会测量学导论》,介绍了心理统计方法和编制测验的基本原理;1909年,桑代克又编写了用于书法、拼字、作文、图画测验的标准测量工具,使教育测量开始走上了科学化的道路。因此,桑代克被称为教育测量学的鼻祖。1918年以后,教育测量的使用范围逐渐从小学发展到中等以上学校,许多大学也开始设立了教育测量学课程。至本世纪20年代末,教育测量已发展到全盛期,教育测量在学力检测与教育成就的定量化、客观化、标准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随着教育测量运动的发展,其弱点也逐步暴露出来。由于当时的测验都是围绕着教科书编制的,测验内容只要求学生记忆教材的知识内容,未能包括对学生的社会态度、兴趣、情感的检查,不能反映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实际需要,因而它很快引起了人们的不满和批判。1929年,美国经历了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教育的社会效果问题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这就直接推动了以教育的社会价值为依据的教育评价活动的发展。从1934年始到1942年止,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泰勒(R.W.Tyler)受卡内基基金会的资助,进行了历时8年的课程与评价研究,这就是教育评价发展史上著名的“八年研究”。在对以往的课程和测验设计进行了尖锐批评的基础上,泰勒提出了一套以教育目标为核心的课程和测验编制原则,试图以此把社会的要求、学生的需要反映在课程与测验中。为了把这一思想与早期的测量区别开来,泰勒和他的同事正式提出了教育评价的概念:“在本质上,评价过程乃是一种测量课程和教学方案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教育目标的过程”;即认为教育评价就是衡量教育活动达到教育目标程度的一种活动,测量是它的手段。根据泰勒的理论进行的评价活动能够获得关于目标完成情况的信息,有助于发现存在的问题,改进教育工作。所以,这一理论受到了较为广泛的欢迎。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