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主编:王树山 |
| 出版社 | |
| 出版时间 | 1997-09-01 |
特色:
片断:卷之一教育一师道[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劝导人向善,口授面渝,是当世的事;著书立说,自可流传百世。明·刘宗周《人谱类记》卷上:“~。刊刻善本,广为流布,亦与人为善之一端也。”[人有师有法,而知则速通,勇则速威,能则速成,察则速尽,辩则速论]知:通“智”。指人有师有法,成长就快。有智的,可以很快通达;有勇的,可以很快威武;有能的,可以很快成功;有眼力的,可以很快明察一切;有辩才的,可以很快精通论术。《荀子·儒效篇》:“~。故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荀子·儒效篇》作:“人无师无法,知则必为盗,勇则必为贼,能则必为乱,察则必为怪,辩则必为诞。”[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自己取法的人。指存心进取的人,处处都有可供自己学习的榜样。《论语·述而》:“~。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宋《名贤集》作:“三人同行,必有我师。”[丈夫所志在经国,期使四方皆衽席]衽(rèn)席:睡觉用的席子。丈夫的志向是治理国家,一心所想的是全国人民都有安定的生活环境。明·海瑞《樵溪行送郑一鹏》诗:“~。百里原非大贤居,鸾凤岂可终栖棘。”[大匠诲人以规矩]规矩:圆规和方矩,工匠攻木材的法度。大匠教人做工,是以规矩作法度的。借指学者为学,也必须遵从为学的法度。《孟子·告子上》:“~,学者亦必以规矩。”[凡学之道,严师为难]严师:对师的尊敬。凡为学,有一个*基本、*重要的要求,这就是对老师的真正尊敬。《礼记·学记》:“~。师严然后道尊。”[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夫子是从四方面教育学生的,即:历代文献,社会实践,对人忠诚,说话信实。《论语·述而》:“~。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已有善勿专,教不能勿怠]指自己有善德善行,也要诱导与助长别人为善;教育后学者,要有耐心,不可懈怠。《孔子家语·人官》:“~。已过勿发,失信勿倚,不善勿遂,行事勿留。”[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只要发扬正气,无己无私,一个普通人也可成为百世师表,一言出口也可成为天下法则。宋·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规:圆规,画圆形的工具。矩:方矩,画方形的工具。不用圆规和方矩,就不能准确地画出圆形与方形来。借指没有严格的教导,就出不了合格的人才。《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不尊师求教,不爱重资取,纵然先天聪敏,终究是糊涂大迷。《老子》二七章:“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为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教师的天职,在于宣扬真理,在于实践正义。《吕氏春秋·劝学》:“~。理胜义立,则位尊矣。”[为师本只以教育成才为乐]指作为教师,本来就只把教育学生成才当作*大的、唯一的乐趣,其他都在所不计。宋·吕祖谦《少仪外传》卷上:“古人~。公举之法,久成私恩。”[为学慎厥初,成人贵在始]厥(jué):其;他的。为学,小心他的起步要正;成人,贵在他的幼教要严。指为学与成人,都必须重视开始阶段。清·王继藻《勖恒儿》诗:“~。高必以下基,洪必由纤起。”[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讼:由不服而争辩。以身作则,人人服从;以言教人,人多争讼。指言教不如身教。《后汉书·第五伦传》:“‘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清·尹会一《抚豫条教》卷一作:“身教者从,言教者讼。”[水性虽善流,不导则不通;人性虽能智,不教则不达]水的本性虽说是善流的,不疏导却流不通;同样道理,人的本性是有智的,但不经指教却不能通达。唐·马总《意林·成败志》:“~。学犹植也,不学将落。”[用人当用其所长,教人当教其所短]用人,着重考虑的是用他的长处;教人,着重考虑的是教他的短处。用长处,能人尽其才;教短处,能促其成才。清·张伯行《困学录集粹》卷四:“~。”[务学不如务求师]注重求学,不如注重求师更有实效。指良师的指引十分可贵。汉·扬雄《法言·学行篇》:“师哉,师哉,桐子之命也。~,师者人之模范。”[立人之道,先质后文]指要真正造就一个人,必须先注重培养他的基本德行,然后再说学文学艺。《宋书·张茂度列传论》:“为国之道,食不如信;[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靠死记硬背获得学问的人,没有资格当教师。指学问贵在创新。《礼记·学记》:“~。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宋·程颢、程颐《程氏粹言·论学》作:“记问文章,不足以为人师。”[圣人无常师]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指圣人*是虚心好学,凡能指点自己道德学识的,就以他为师,向他学习。唐·韩愈《师说》:“~。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圣贤千言万语,无非教人做个好人]指圣贤言论,并非高深莫测、广阔无边的,千言万语只有一个总旨,要人脚踏实地做个好人。明·姚舜牧《药言》:“看~。人却不信不由,自归邪僻,真是可悼。”清·张伯行《困学录集粹》卷二作:“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做人。”[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圬(Wǖ):抹灰。腐朽了的木头无法雕刻,糟土垒起的墙上无法抹灰粉刷。借指甘愿自暴自弃的人,是不可教育的。《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晋·葛洪《抱朴子·外篇·博喻》作:“朽烂之材,不受雕镂之饰。”[有教无类]指真正的教育是面向全社会的,不分种族,不论贫富,不限地域,不较贤愚。《论语·卫灵公》:“子曰:‘~。’”[师尽智竭道以教]指身为教师,必须竭尽自身的智慧才学,毫不保留地把知识、把真理传授给学生,这是教师的天职。《吕氏春秋·观师》:“颜回之于孔子也,犹曾参之事父也,古之贤者,与其尊师若此,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