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叶集

作者[日]佚名译者:赵乐甡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04-01

特色:
本书是日本*古老的和歌集,共20卷,收录和歌四千余首,成书于8世纪末,成书过程为四百余年。该书作者有天皇、农民,其素材包括政治事件、文化风俗、四季抒怀等等。

后记:我译“万叶”纯出偶然,也是一波三折。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我教《亚非文学》课。一次去天津省亲,在劝业场旧书铺买得五本契冲的《万叶代匠记》(不全),其中中臣宅守和狭野茅上娘子的遭遇,引起我的注意。回校后教学余暇即断断续续翻译。后来由于教学需要也曾陆续译了些,如《贫穷问答歌》等,但从未想到全译或发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春风文艺出版社计划出版《日本文学大系》时,我承担了古歌集的任务,曾和另一同志约定共同翻译《万叶集》。因为量太大,他译前十卷,我译后十卷。我们约定共同着手。后来,我闹了一年病,离休后于一九九一年译完后十卷时已经筋疲力尽了。这时,我写信告诉那位同志,方知他尚未动手,而且更让我惊诧的是,他不译了,让我译下去。我真有些失望:怕身体不支,半途而废;又怕不能出版,无效劳动。我就把精力投到翻译《巴比伦神话》上。但离休得闲,心犹不死,时不时地就又拿起“万叶”来,或读或译,爱不释手。想至少能出一本“选集”也就不算枉费心机。前年,译林出版社透露,有考虑给我出版“万叶”的可能,而且,要出就出全的。这真是一声霹雳。我奋笔疾书,译完了余下的部分。正在此际,我的妻子因心脏病溘然长逝,给了我沉重的一击。但妻子音容犹在,仿佛在鼓励我、鞭策我。不能半途而废。我很快地调整了心态。此时,我从译作中越发感到用五言四句的体式译短歌,不能很好地表现它的面貌。是否改动,还是部分改动,正犹豫中,译林出版社的宗敏同志通知,说可为我出版全集。这给了我莫大的力量。改,全改!于是我忍着冠心病和静脉炎的折磨,不顾右手麻痹只好用左手写字的困难,每天坐在床上,一秋一冬没有下楼,完成了全部短歌的修改。心怀无比的欣快,觉得自己完成了一桩心愿。只是在翻译中,觉得自己的语言和诗歌修养不高,心颇愧歉。书就要出来了。此刻,我可以坦然地告慰地下的妻。我也怀念和感谢珍贵的友谊。为了这部《万叶集》,我首先要感谢译林社叶宗敏同志。他为迻译名物,斟酌词语等付出了艰苦的劳动。日本方面:山口博、高冈万叶历史馆、国际交流基金、须田梅、杉谷寿郎、中岛洋一夫妇,还有我的老师藤原正义;国内的友人:俳人赵绰、刘立善博士等,都曾给了我莫大的帮助和鼓励。尤其是鬼头璋子给我寄了大量有关《万叶集》的书籍和资料,情谊弥深。*难忘怀的是过世的樱井满博士。先生在病中接待我,我们作了一次关于《万叶集》及其翻译的长谈。院中竹叶飒飒,流水潺潺,夫人宴请了我。不久,噩耗传来,令人悲痛不已。那朴实谦和的音容,至今难忘。在完成这一庞大的工程中,也多亏家人的帮助,长女赵浡查花卉,二女稔、三女墀、女婿于洪水帮忙弄电脑,儿子嘉树日夜打印,儿媳冯书艳全面担起家务。他们不辞劳苦,给我增添了力量。可以说,这也是我们全家奋斗的成果,是我在年近八旬的风烛残年中,迎接新的二十一世纪的莫大欣慰。                   二○○○年六月一日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