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有人说这世上*娇贵的东西,并非温室里的花草,而是妈妈怀中的宝宝。难道不是吗?刚刚出生的婴儿,不会说话,只会哭和笑,然而即使这样他们仍然是妈妈爸爸心里的宝。“她笑了,是不是听懂了我给他唱的儿歌?“怎么身上会有这么多的小红疙瘩?”“她总是不尿尿,该不会出什么问题吧?”“这么大了,还这么瘦小,不会是营养不良吧?”宝宝的一举手一投足,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妈妈爸爸的心。
这是一本写给年轻父母的育婴指南。在书中,作者把婴儿的护理分为三个阶段:0-1岁,1-2岁和2-3岁。每一个阶段又分成根据月份分成12个小阶段,详细介绍了婴儿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护理要点。这种护理不是单方面的,既有饮食上的营养搭配,更有衣食住行上的特别照顾,更有培养幼儿健全人格,激发幼儿潜能等科学育儿的成份。本书内容丰富,涉及到育儿的方方面面;语言通俗,让年轻的父母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真是既实用又科学。有了育婴大全,您的宝宝一定会长得更健康,更聪明,更快乐。片断:儿童专家们把那些没有笑声和啼哭,面无表情,目光呆滞,总爱静静地呆着的婴儿称为“沉默的婴儿”。近些年来,这种沉默的婴儿似乎越来越多。日本一家儿科医院的院长柳泽先生认为,造成沉默婴儿增加的原因很多,但重要的也许是育儿环境和育儿文化的改变,以及母子间感情纽带无意识的淡漠所造成的。母子间的接触和相互作用可以防止婴儿变得沉默。所谓母子作用就是母亲和婴儿通过触觉、视觉、听觉、嗅觉等感觉相互影响,它可以不断加深母子间的情感,也是婴儿逐渐学会建立“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母亲与婴儿间的感觉是在彼此反复不断地接触中产生的。具体来说,母子的相互作用就是母亲搂抱孩子,与此同时,孩子也通过啼哭、发笑、手舞足蹈,或喃喃发声做出反应。这样母子间的相互作用就会增加,感情就会加深。否则,这个孩子就有可能变成沉默的婴儿。很多人认为婴儿根本听不懂,因此没有必要和他说话,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柳泽院长认为,婴儿刚刚诞生后,就具备与人“对话”的能力。从刚出生到1个月的婴儿,便会对母亲微笑,这种笑已具有了“对话”的性质,对增进母子感情十分重要。此后,婴儿又用动作来对成人语言的反应,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对话”行为。沉默婴儿多出现在0-2岁的孩子中,由此可见,这一时期感情交流的重要性。还有些年轻母亲喜欢把婴儿放在婴儿推车中推着走,这种方式虽然使母亲感到轻松,但却减少了怀抱婴儿时的皮肤接触和爱抚。而且孩子平躺在推车里只能看见天空,不能看到周围事物,减少了视觉刺激,好奇心也得不到激发。可见,婴儿用品的多样化、方便化、在为照顾孩子提供了种种便利的同时,也可能会给婴儿的发展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提醒您不要忘记以其他方式多与您的宝宝接触、交流、使他得到更多的爱抚,身心得到更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