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古汉语字典》编委会 |
| 出版社 | |
| 出版时间 | 2005-10-01 |
特色:
本字典以广大中学生为主要读者对象,收古汉语常用字5,500余个,连同繁体字和异体字共7,000余个;收复音词2,000余条。 字头下设“字源”项,用以简明字的构造,揭示字的演变过程。 释义中既解释了本义,又说明了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等,阐明了字义的发展脉络。 每个义项前均标注了词性,便于读者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各义项的含义和用法。 书证多为始见书证,并以先秦两汉的经典和唐宋名篇为主,保证了全书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选配了600余幅对字词起诠释作用的精美图睡,使本字典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本字典以广大中学生为主要读者对象,也供中学教师、大学生及具有中等水平以下的一般读者使用。收古汉语常用字5,500余个,连同繁体字和异体字共7,000余个;收复音词2,000余条。其主要特色如下: 1、阐释字源。汉字是以象形为基础的表意文字,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它的音、形、义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了解汉字的源流和演变,对于学习和研究古代汉语是至关重要的。有鉴于此,本字典特别对重视对字源的阐释,专门在字头下设“字源”项,不仅简明字的构造,而且揭示字的演变过程。 2、系统释义。本字典在对字的释义上,首先,对字的本义给予明确的说明,再按照先列本义,后列引申义、比喻义或假借义的顺序释义。这样的编排既体现了释义的系统性,又可使读者获得更加完整的信息,从而更加全面、透彻地理解该字。 3、标注词性。在每个义项前标注词性是本字典的另一个突出特点。这样既避免了兼类词在标注词性时可能出现的词性混淆的问题,同时也可以使释义的层次更加清晰,为读者更好地理解字的含义和用法提供帮助。 4、提供书证。本字典所引用的书证多为始见书证,且以先秦两汉的经典和唐宋名篇为主。这不仅足资信赖,而且更提升了本字典的权威性。为便于读者的阅读和理解,对引文中的生僻字、词,酌加注音和释义。 5、图文辉映。本字典随文选配了600余幅颇具欣赏价值并对字词起诠释作用的精美图片。这不仅可使读者藉此加深对字词的理解,而且也使本字黄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