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徐丙垠/等主编:徐彤 |
出版社 | |
出版时间 | 1999-09-01 |
特色:
本书较系统地介绍了电力电缆故障探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从基本的电力电缆故障的分类及成因入手,详细介绍了电缆线路中的电压、电流行波过程,并对电缆周围的磁场分布作了适当的分析,*后介绍了几种实用的测试仪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本书文字力求通俗易懂,并引用了一定的图形实例,附录中给出了部分实际测试波形,以供参考。该书内容在同类书中技术领先、实用性强,能够起到促进我国电力电缆故障探测技术发展的作用,深受电力电缆故障维护人员的欢迎。本书针对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及大部分有实践经验的电缆测试人员编写。理论问题以讲解物理概念为主,文学力求通俗易懂,便于自学。片断:试方法的方便,根据目前流行的故障测距技术,开路与低阻故障可用低压脉冲反射法,高阻故障要用冲击闪络法,而闪络性故障可用直流闪络法测试。现场人员有把Rf<100kΩ的故障称为低阻故障的习惯,主要是因为传统的电桥法可以测量这类故障。据统计,高阻及闪络性故障约占整个电缆故障总数的90%。现场上是通过试验方法区分高阻与闪络性故障的。图1-3给出了电缆耐压试验等效电路,其中Rs为试验设备内阻,E为设备所能提供的直流电压值,电阻Rf与临界击穿电压为VB的间隙并联代表故障点。对闪络性故障来说Rf较大,故障间隙两端电压可以增加至很高,当试验电压升至某一值时,故障点击穿放电,电流突然升高,电压突然下降。预防性试验中发生的故障多属闪络性故障。高阻故障的故障点电阻Rf较小(但大于10Z0),导致故障点两端所加电压不能升至高于故障点击穿电压,也就不能使故障点击穿。因此,可以从在对电缆进行高压绝缘试验时有无故障点击穿现象判断电缆存在高阻还是闪络性故障。显然,高阻与闪络性故障的区分不是绝对的,它与高压试验设备的容量或试验设备的内阻等因素有关。实际上还存在一种封闭性故障,它多发生于电缆接头或终端头内,特别是多发生在浸油的电缆头内。发生这类故障时,有时在某一试验电压下绝缘击穿,待绝缘恢复,击穿现象便完全消失,这类故障称为封闭性故障,因故障不能再现,寻找起来就比较困难。1.4电缆故障探测的步骤电缆故障的探测一般要经过诊断、测距、定点三个步骤。1.电缆故障性质诊断电缆故障性质的诊断,即确定故障的类型与严重程度,以便于测试人员对症下药,选择适当的电缆故障测距与定点方法。2.电缆故障测距电缆故障测距,又叫粗测,在电缆的一端使用仪器确定故障距离,现场上常用的故障测距方法有古典电桥法与现代行波法(见1.6节)。3.电缆故障定点电缆故障定点,又叫精测,即按照故障测距结果,根据电缆的路径走向,找出故障点的大体方位来。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利用放电声测法或其它方法确定故障点的准确位置。一般来说,成功的电缆故障探测都要经过以上三个步骤,否则欲速则不达。例如不进行故障测距而利用放电声测法直接定点,沿着很长的电缆路径(可能有数公里长),探测故障点放电声是相当困难的。如果已知电缆故障距离,确定出一个大体方位来,在很小的一个范围内(10m左右)来回移动定点仪器探测电缆故障点放电声,就容易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