馋游四海之日韩、东南亚

作者张建雄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8-01

特色:
建雄兄嫂的“馋游”,仅“中国篇”已溢出他们的眼界,再加上欧美、日韩的连篇食事,“当惊世界殊”,是今人讲饮讲食的基本知觉。 ——(香港)林行止 香港《信报》社长、著名评论家 唐鲁录等前辈在吃的品味上,是国粹派。张建雄放开怀抱,华夷兼治……读张建雄的“馋游”,我们在意的不在其中滋味,而是他文字引发出来的境界。境界是文化的一种面貌,也是张建雄“相吃”文字异于凡品的地方。 ——(香港)刘绍铭 香港岭南大学文学院院长、著名作家 一般人吃喝玩乐都尽是消费而已,张氏是少有能为文者。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云:“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 ——(香港)詹德隆 著名评论家、作家

论馋,恐怕作者比鼻孔插着两条管子还念念不忘《吃遍天下》的高阳还要馋。我们计算过他历年馋游的纪录,发觉除了南北两极和“黑色”非洲他没“吃”过外,世界各地厨房捧出来的东西,煎的、煮的、炒的、炖的、焖的、蒸的、烩的、熏的、烫的、熬的、炝的、煲的、煨的、烹的——you name it,他都尝过了。当然,还有“刺身”制作出来的各种美食。 日韩、东南亚一带绝对不能错过。 作者以其亲游日韩、东南亚之切身体验,于旅游之外,关注于饮食,别有一番风味,然之带出风土人情、世态炎凉则是天马行空,无可寻踪了。这得益于张先生的赤子之心,满腹经纶,普通一景一食,在他眼中、口中就已经非凡超绝,何况都是当地之人都憾于到过之地,品过之食。我们普罗大众当追随张先生的踪迹,先在书中做一番神仙之游,而后受其诱惑,非亲临其境体验一番,就属书中局外之意了。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