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语言学史

作者邓文彬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09-01

特色:

三、《说文解字》的内容与体例 过去人们认为,独体为文,合体为字,所以“说文解字”就是说解文字的意思。《说文解字》又简称《说文》,本文十四卷,叙目一卷,今存宋初徐铉校订本。每卷分上下,共三十卷。全书共收正篆9353字,重文1163字,说解文字共133441字。书中按文字形体及偏旁构造分540部,首创部首编排法。字体以小篆为主,有古文、籀文等异体则列为重文。 《说文解字》把偏旁相同的字归为一类,这就是一部。然后又把这个偏旁放在这一部的开头,作为一部之首,这就是部首。如带有“人”这个偏旁的“僮、保、仁、企、仞、仕”等字就归入“人”部,“人”也就是这个部的部首。许慎就用这种按偏旁归类的方法把九千多个字归纳为540个部首。 至于540个部首的排列,则是从“一”部到“亥”部,即“始一终亥”,这是按照汉代阴阳五行家“万物生于一,毕终于亥”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安排的。部首的前后次序,大致是“据形系联”,就是把形体相近相关的排在一起。例如: “页、面、首”,“又、左、支”等。 至于每部中各字的排列,则是“据义系联”,也就是把意义相近的字排列在一起,如“肉”部:“肓、肾、肺、脾、肝、胆、胃”等;“言”部:“讪、讥、诬、诽、谤”等。每一部首内的字,基本上是按照字义的类别来编排的。如“木”部的次序,大致是先列木名,再列举树木的各个部分,然后才是木制品的名称:“木、柢、根、末、果、权、枝、条、枚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