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经历了市场化和网络化两大转向。在这一转向过程中,形形色色的“消亡论”、“淘汰说”、“变性观”交相呼应,由是,文学研究也日渐呈现出“价值体系崩溃”、“理论话语失序”、“批评准的无依”的严峻局面。市场与网络的一体化对自然、社会和人类心灵所造成的冲击和影响超乎想象,从听、说、读、写到衣、食、住、行,从时空观念到思维方式甚至生活习惯,无不受其左右与牵制。在这种背景下,新兴网络文学承担着融通数字化生存和拯救文化审美性的双重历史使命。 为此,如何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规范和引导风生水起的网络文学及其相关研究,传统文学理论如何与网络时代的文艺生产和审美现实相适应,文学生产如何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而获得新的生命,文学研究与文学理论应该怎样及时更新观念和如何对网络时代的新生艺术现象做出学理化总结和批判性阐释,以及如何评价网络技术与网络文化对文学生产及其审美取向的影响,尤其如何促进网络文学的人性化与人文化等等都是当代文学尤其是网络文学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本书即对这些课题进行了探讨,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