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桂涛著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CIP号:2020070752
书号:978-7-5203-6388-4
出版地:北京
出版时间:2020.6
定价:¥48.0
17世纪中叶明清交替之后,朝鲜表面上谨守朝贡制度,尽心事大,而在朝鲜君臣内心深处,却始终将清朝视为夷狄,不承认其正统性。本研究讨论的问题就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一现象。早在清朝入关之前,朝鲜就被组织到清朝的政治框架之中,此时的朝鲜不认可清朝作为天下共主的正当性。反倒是朝鲜如何把它加入清朝政治框架的举动正当化,成为一个难题。从崔鸣吉一手促成朝鲜向清朝称臣。清朝入关以后,朝鲜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淡忘明朝、承认清朝的正统地位。表层的原因自然是清朝乃夷狄、夷狄不得为天下主的夷夏观念,朝鲜使臣眼中,中国的语言、制度均非三代之旧,早在五胡乱华时就被夷狄污染了,相较于此,朝鲜从箕子那里继承来的礼仪制度,始终未变。朝鲜视野中的清朝正统性有如下几个来源:基于朱子学变与不变的判断中华与非中华的标准;基于朱子学主静的思维倾向导致的朝鲜社会主静的意识形态;基于科举制度形成的等级森严、以血缘出身来决定人之等级的身份社会;基于“忠”与“孝”的君臣关系、价值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