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自学考试仿真试卷

作者主编:杨敦先
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9-01-01

特色:

片断:六、论述题(15分)试述我国刑法对死刑适用的限制。七、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杨某于一日深夜拨门潜入一青年夫妇住所,趁夫妇熟睡之机将其3个月的婴儿盗走,次日到邻县一村庄以3000元的价钱卖给另一农民。正点钱时,被婴儿的亲属寻迹赶到,当场将其抓获。问题:对杨某如何定性处罚,并说明理由。2.1997年秋,宜昌某村肖某在责任田里私自种植罂粟70余株,割浆收获鸦片7克,被村委会发现后罚款30元。1997年10月,肖某将存放在家中的罂粟杆、叶、壳搓碎后掺入红糖、麻糖等物,兑水熬制成1050克褐色膏状物作为鸦片,然后委托本村村民黄某代为销售。1997年11月,黄某又托前来收购山货的陶某找鸦片买主共同赚钱。陶答应后,于当年12月又找同村村民王某商量帮宜昌黄某卖鸦片,共同赚钱。王某见有利可图,便四处联系买主。公安机关获悉后派员侦察。1998年1月24日,黄告诉肖已找到买主,然后将1050克掺假鸦片从肖处取走,与陶、王一起连夜赶到陶家隐藏。次日上午,黄、陶、王在交货时被公安人员当场抓获并缴获掺假鸦片烟1050克,又根据黄某的交代将肖某抓获,并从肖某家中收缴鸦片7克。掺假鸦片经技术鉴定检出鸦片的主要成分吗啡含量0.66%和可卡因含量0.13%问题:对肖、黄、陶、王的行为如何定罪处罚,说明理由。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法学仿真试卷(三)(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前的符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1.某甲欲杀死张氏母子,但因张氏的哀求及婴儿的哭泣而生怜悯之心,下不了手杀人,恨恨而走。某甲的行为属于()。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犯罪既遂2.汪某自认为气功已练成,能隔地发功。一天,汪某在自己家向正在上班的李某发功,意欲置李某于死地。第二天汪某听说李某在办公室心脏病发作,经抢救无效,离开人世。后汪某常做恶梦,自觉罪孳深重。于是,向公安机关自首,要求接受审判。汪某的行为属于()。A.故意杀人B.假想的犯罪C.过失致人死亡D.意外事件3.王某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刑罚执行2年后,因有悔改表现,某法院审核裁定缩短为5年有期徒刑,这是对王某的()。A.从轻处罚B.减轻处罚C.减刑D.改判4.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适用假释的法定条件之一是()。A.实际执行20年B.实际执行15年C.实际执行10年D.实际执行5年5.寡妇吴某与已有妻儿的杨某通奸,吴某怕非法姘居遭人耻笑,执意要与杨某登记结婚,后杨某用本单位一张空白介绍信自填一张无配偶的证明,与吴某办了登记手续。在本案中吴某、杨某的行为()。A.均不构成犯罪B.均构成重婚罪C.吴某不构成犯罪,杨某构成重婚罪D.杨某不构成犯罪,吴某构成重婚罪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