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保护和发展城市的历史文化是当今世界都在关心的重要问题。我国以其光辉独特的历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历史文化名城更是中华民族的瑰宝。1982年以来,政府已陆续命名了数批重点保护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历史文化不仅仅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问题,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一个没有自己文化和文明的城市,是算不上一个现代化城市的。所以,各个城市特别历史文化名城都应在保护中努力发展符合本身特色的文化、经济、旅游等事业,以求继往开来,永葆青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组织编辑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系列画册,无疑将会对更好地宣传、保护、发展名城起到有益的作用。
新绛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化先进县和民间艺术之乡。全县总面积593.4平方公里,拥有人口32万。 现在的新绛古称绛州。春秋时,与太原、临汾齐名,并称“晋国三城”。历来就是山西南部的政治中心、工业重镇、交通枢纽、商业都会,堪称三晋一块文化宝地。 当地人称古城为“卧牛城”。城中的南北大街为牛脊,在南北大街两侧分布着许多小巷,是牛肋(人称牛肋巷),开南门为牛嘴,大街北端龙兴塔为牛尾,东西天池为牛眼,东西城墙原有两小塔为牛角,而南门口汾河浮桥则是牛舌了。新绛在县城布局上,有别于其他城市,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整个布局与一般县城的形制迥然不同。它不是方城十字,对称中轴格局,而是因地制宜地把街、楼、塔、寺、庙、观、三关五坊、两门六十四巷,犬牙交错,皆其自然,穿插其间就地而建,形成了国画般的城市布局,而这种布局早在一千多年的唐代就形成了。 悠久的历史为新绛留下了丰富的人文景观。全县现已发现县级以上文物古迹达155处之多,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著名的有宋太祖赵匡胤寓居过的龙兴寺;中国现存唯一的隋代州府花园绛守居园池;中国四大哥特式教堂之一的绛州天主堂;华北*大的绛州文庙;国家级壁画艺术宝库稷益庙;塑像瑰宝宫殿福胜寺;钟、鼓、乐三楼鼎立全国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