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成本分析

作者游劝荣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12-01

特色:
本书行文简洁、流畅,没有一般博士论文那样佶屈聱牙的西化语言,也没有经济学中那些令人头晕的数学公式和数字。其“博”不在引经据典,而在博而精到地援引了许多“本土”的、身边的、简明的案例和事例,来说明法治成本的要义。    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顾问,原《中国法学》总编、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郭道晖  本书运用经济学方法,分析法治及其进程中的成本,力图找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代价*小、成本*低、效益*大的法治之路,无论从法学和经济学角度看,都是有益的尝试,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战意义。     原厦门大学副校长,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吴宣恭  本书研究的是一个开创性、跨学科的新课题,作者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在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探索过程中实现了理论创新,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著名资本论专家,原福建师范大学校长,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征  对法治成本进行较为准确的计算是必须而又艰难的。对法治成本的理性分析,必将深对于法治的理性认知,必将有助于在思想认识上避免盲目乐观,在成本承担上做到坦然面对,在社会效果上争取更大效益。从经济学的理论视角出发,运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来探析法治成本,实为法学研究的一种创新。这样的研究成果,一定可以给我们新的启示。  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共中央党校政治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卓泽渊  引入当代部分西方国家的显学-法律经济中争议性*小、说服力*强的“成本”这一概念,去系统地分析法治的各方面代价,这已是饶有兴味了。文笔明快而没有矫饰,有策论的风骨。而更难能可贵的是,正像法律经济学在根子里也坚信人类可作出“科学理性的选择”那样,作者在新方法的产盆里,既泼掉了清谈法治的那种“脏水”,又将法治理念的“婴儿”本身给留了下来。  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浙江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林来梵、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研究法制概念的意义、法制与经济学、法律实施的成本、法律宣传与教育成本、法制的道路等。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