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的事

作者陈冠学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1-01

特色:
它不仅是一个写作者,更是真正在大地上栖居的人。 陈冠学皈依山林,并不是对“乡”的认同,他要用他的行动,证明人还有另一种生存的状态,还有另一种活法。他和三毛不同的是,他的选择是对尘世间经过彻底的检讨,感到绝望后,以绝对的手段皈依山林,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求得新生。 ——范培松(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如同法布尔的十卷《昆虫记》,以锐利的观察力和富有创意的方法研究了昆虫的生态一样,陈冠学的这部作品也世细无遗地记录了台湾野生鸟类、野生植物、生态景观等的诸面貌的四季变迁,笔锋带有挚爱这块土地的一股热情。这是台湾三十多年来注重风花雪月未见灵魂悸动的散文史中,独树一帜的极本土化的散文佳作。 ——叶石涛(台湾著名评论家) 这一系列的田园日记,是专心经营而不露凿痕的散文,具有明白晓畅、朴拙自然的风格,正是上好的中国散文,它以无邪的文思和创意,点化出不少天机意趣,令人读来“陶然忘机”,并兴起回归本我的心意,在无意间激起自我超越的力量与涤滤的本能。 ——吴三连文艺奖评定书(一九八六年十一月)

本书的核心叙事,当然是“田园”和“秋天”。但出版者将它更名为“大地的事”,也颇为准确。关于田园,中国历代的文人都曾反复吟唱过,从陶渊明以降,田园叙事就成了失意文人*主要的写作路子。然而,在这些文人笔下,“田园”只不过是一个精神的假想,他们抒情的重心,主要是为了寄托官场、仕途的落寞和不得意,那份怡然自得中,多多少少都还有一些做作和不甘心。在这种心境下,田园再美,大地再丰饶,他们也未必真有兴致去观察和享受——更多的时候,他们可能都在竖起耳朵谛听来自京城的马蹄声,是否能为他传报复职或升迁的佳音。但长年住在台湾屏东乡下的陈冠学和他们不同,他回到故土、走向田园的心境,有着一种别人所没有的平静和自在,同时也带着一种面对人世的通达和智慧,所以,他的文字自然、纯净。 本书是具有闲心和从容的,所以,里面的文字,深得散文的神韵;它的出现,恢复了散文作为一种潇洒自然、散漫真实的文体的独特风采。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