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皇帝:书脊或封面有瑕疵

作者高阳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1-01

特色:
太祖朱元璋(洪武): 明太祖设计了一套独特的封建制度,在于亲王能为帝室的屏藩,而不致谋反作乱;所以藩王只有虚荣,并无实权,但亦有例外,而就在这例外之中,把太祖的整个理想打破了。 成祖朱 棣(永乐): 方孝孺一下子反了,且哭且骂:“死就死!诏书决不写。”成祖勃然变色:“你难道不怕灭九族?”“灭十族又如何?”“好!”成祖接口,“我就灭你的十簇。” 宣宗朱瞻基(宣德): 明朝有个好皇帝,那就是宣宗。在宣宗享祚的十年中,朝势之美,史不胜书,唯的的缺失,就是纵容内监。遂启一代宦官之祸。 英宗朱祁镇(正统、天顺): 在中国所有的帝王中,我找不出第二个像英宗那样得人缘的。英宗似乎有种特殊的魅力,一跟他接爱就会吱他,关切他,这是他所以得复归、能复辟的本钱。 宪宗朱见深(成化): 原来宪宗生来口吃。明朝的惯例,臣工面奏,裁可就说一声:“是!”这一个字在宪宗发音,就很困难。有个鸿胪寺卿,名叫施纯彦,建议宪宗,改口说“照例”。这两个字,舌头一打滚,嘴一张就出来了,非常方便。宪宗大为高举,将他擢升为尚书。 神宗朱翊钧(万历): 历史上有许多荒淫无道的皇帝,而神宗的怠荒,别具一格,用一个字形容:“懒!”我敢断言,神宗是中国历史上*懒的皇帝,他不但懒得去执行皇帝的权力,甚至懒得去享受皇帝的权力。 熹宗朱由校(天启): 熹宗的资质并不坏,如果在现代,他很可能成为一个科学家,致少也可以造就为一名出色的工程师。他的至愚、极不肖,是因为从没有受过教育;从小耳濡目染的是一切阴鄙秽恶的反教育。

明代的皇帝个个性格鲜明,明代各朝也因皇帝的鲜明个性而有不同的气象。 高阳的披览明史,将明朝的皇帝以从头至尾一一道来,叙其登皇位的惊险历程,谈其面对家事国事的决断或焦虑,论其治国经邦的成败得失。 高阳以每一位皇帝为中心,横线遍及后妃太监、王臣百吏的生活日常,纵线论及开国、靖难、夺门、议礼等皇权制度的圈圈环环;细密处丝丝入扣,宏大处只寥寥几笔。*终呈现出来的是一部风云起伏的明代大历史。 高阳著名忠实于历史原貌,考证渲染相得益彰;又不乏真知灼见,字里行间的评断,每每恰到好处,余味无穷。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