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杨福平杜维夏 |
出版社 | |
出版时间 | 2005-05-01 |
特色:
武姜见自己*讨厌的儿子寤生当了国君,并且代替父君做了周王朝的卿士,自己*疼爱的小儿子叔段却无职无权,心里很不痛快。他想给叔段找个有发展前途的地方做封邑,就对郑庄公说:“你现在成了一国之君,可供你享用的土地方圆有数百里之广,叔段是你的同胞弟弟,你也不为他着想一下,老让他呆在共那个小乡镇里,于心何忍呢?” 郑庄公知道父君把一个边远的小乡镇作为弟弟的封邑,就是为了限制他的发展,避免发生兄弟争国之乱。现在,自己已经继承了君位,弟弟无职无权,老让他呆在一个又偏僻、又贫穷的小地方,别人难免背后不说闲话。再说他毕竟和自己一母同胞,哪能对弟弟那么刻薄?他想给弟弟换个比较富裕的地方做封邑。于是,对母亲说:“太后,你不说,这件事我也已经想到了,只是由于刚刚即位,百事待举,还没有来得及处理弟弟封邑的事情。现在,既然母后提出来了,那就请母后替叔段挑选个地方做封邑吧!” 武姜一听,正合自己的心意,不假思索地对郑庄公说:“你就把制邑封给你弟弟吧!” 郑庄公万万没有想到母后相中的竟是制邑。他原以为,母后会给弟弟挑选一个*富庶的地方,好让弟弟去享福。哪想到母后给弟弟挑选的却是郑国*偏僻,土地也非常瘠薄的一个地方,郑庄公心里马上P92警觉起来。他心里清楚,制邑既是东南各国通向洛邑的咽喉,也是郑国的屏障,如果封给弟弟,他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对郑国会造成很大的威胁,说什么也不能把它随便赏赐给别人。郑庄公心中不愿意。可一时又找不到拒绝母后的理由。 武姜见郑庄公犹豫不定,又解释说:“我也知道那里是军事重地,郑国的咽喉。你弟弟身材魁梧,武艺高强,自家兄弟替你守住制邑,你有什么不放心的?再说,你父君生前偏心,从没带你弟弟打过仗,让他锻炼锻炼又有什么不好呢?” 母后提到了父君,郑庄公灵机一动,回答说:“母后,制邑是个很险要的关隘,难于镇守,弟弟作战经验不丰富,镇守那里恐怕不合适。再说父君在世时,曾多次嘱咐我:‘制邑只能由国君亲自管辖,不得封给其它任何人。’孩儿刚刚继承君位,怎敢不遵从先君的遗命呢?母后还是给弟弟另换一个地方吧!” 郑庄公抬出了先君的遗命,武姜不好反驳,只好改口说:“你既然不肯把制邑封给你弟弟,那就把京城赏赐给你弟弟做封邑吧!” 郑庄公更加为难。京城是郑国的陪都,父君郑武公就经常在那里朝会群臣,将京城封给弟弟,弟弟的地位无异于成了郑国的第二个国君,这对国人影响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