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CIP号:2019192891
书号:978-7-5598-2189-8
出版地:桂林
出版时间:2019.10
定价:¥1600.0
本书是清华大学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濒危文字抢救、整理与研究项目相关学术成果之一,是对生活于今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宝山乡悟母村的纳西族群所使用的纳西语言、东巴象形文字及相关文献进行的解读与研究。书稿共分七个部分:一、序言。概括介绍纳西语及东巴象形文字使用与研究简况。使读者对纳西语及东巴象形文字的使用情况有直观感触。二、悟母概况。介绍悟母村地理概况、历史沿革、人口组成、民风民俗、文化艺术、教育、经济、名胜古迹等,帮助读者了解与该地区纳西语产生、使用等相关的资料。三、语言系统。采用语言学的规范体系,对当地语言、语音、语素、词语词汇进行记录与分析,考察纳西语的语言特点与规律。四、文献解读。采用通行的四行对照法,使用国际音标、直译、意译、大意串讲方式,解读悟母村以东巴文记录的地契、调解协议、会议纪要、人情往来、对联、民歌谚语等。该部分是全书的主体部分,其最重要意义体现为:首次大量向世人解读了东巴文在纳西族群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应用,说明东巴文并不局限于东巴在宗教仪节中使用,并且随着时代在创新和发展其使用和适用范围等。五、研究初探。通过对前文的解读,初步考察研究东巴文日常使用的规律与应用特点,及其东巴传统工艺的文化背景。六、调查散记。是参与项目调查人员在调查期间的见闻感受,为全面了解当地社会生活及语言生存环境有一定直观的参考价值。七、附录。附录与悟母相近的“白地纳西汝卡东巴文”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实例,并对其使用的语言与文字做规范性的学术研究。本书稿是研究纳西族群中东巴象形文字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情况及研究纳西族语文文字的最新成果,并且如此大规模和规范性地释读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日常文书,尚属首次。对于丰富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研究资料,展示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多样性及多年来研究保护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等的成果方面,都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