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结合十三五期间发展普惠金融和脱贫攻坚的重要目标,围绕两个问题展开研究,一是普惠金融的发展问题,二是普惠金融的减贫效应。本书分为“上篇 理论篇”和“下篇 实践篇”。在“理论篇”中,关于普惠金融的发展,在国际视野下,我国普惠金融指数排名在样本国家中处于前列,但是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险市场的发展还有待加强;在我国国内,普惠金融发展较好,同时体现出区域特征;经济发展水平、产业格局、交通便利程度、居民文化程度等因素会影响普惠金融的发展。关于普惠金融的减贫作用,一方面,普惠金融会直接作用于贫困减缓;另一方面,普惠金融还通过包容性增长间接作用于贫困减缓。在“实践篇”中,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缓慢,金融资源匮乏,八个边疆州、市拥有云南省占比51%的国土面积、40%的总人口,却只有31%的生产总值、24%和19%的存款和贷款余额。本书基于需求方和供给方的调研,提出在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普惠金融以减缓贫困的对策建议:一是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提高普惠金融的可得性,三是改善普惠金融使用情况,四是扩大数字普惠金融覆盖,五是提升弱势群体金融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