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正色(1538年~1606年),明顺德府(今河北邢台)南和县人。明万历初年,朱正色进京赶考,中了进士,入仕为官,在河南偃师县任知县。他“以国事为重、以民瘼为先”大刀阔斧改革,将事务治理得井井有条,受到“治称一时之最,才堪九省之冲”的称赞。首辅大臣张居正点名要朱正色到他的家乡江陵县为官。上任后,秉公执法、不唯亲疏,治理官场腐败,有“南都六君子”之称。朱正色出任兵部为官后,主教官兵阵法,训练技击御敌。巡抚宁夏,巧破“甘肃兵变”,智取“银川叛军”,被人称赞有“子房之帷幄多筹,仲淹之甲兵夙富”的韬略。治理宁夏黄河的水患,被百姓供奉为“万家生佛”。回乡育人建立“十方院”,治理水患,在南和县城有御赐“平定边疆”坊,为其父敕建“天恩覃敷”坊,为其子敕建“金吾世胄”坊三道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