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过庭草书千字文

作者杏林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1-01

特色:
孙过庭书法用笔的特点,唐吕总说他[丹崖绝壑]可谓一语道出精髓,他的书法笔势坚劲,能够兼融飘逸与沉着婀娜与刚健的不同艺术特点,做到质、妍的统一。孙氏的用笔特点是:点画之内给人以丰满圆转,轻重映带,变化无穷的直观印象。正如他自己所云:[一画之简,变起伏于峰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豪艺。]  他的代表作有自撰书法理论《书谱》及草书《千字文》。《书谱》书风浓润圆熟,有涡猊游龙之势。此中,他提出了著名的书法观:[古不乖时,今不同弊],之说。两汉以来论书之作甚多,而此篇文思缜密,言简意赅,于[执、使转、用之际,多直知灼见,是中国书学史上一篇划时代的书法论著。  草书《千字文》卷纸,纵25.7cm,横82.5cm,辽宁博物馆藏。是孙过庭三十八岁时所作,通篇以草书写出,用笔含蓄不露,功力内在,沉着而飘逸,劲健而婀娜,一气贯注,笔致俱存,是草书学习的典范。

孙过庭(646~691),中国唐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名虔礼,以字行,吴郡富阳(今浙江省富阳县)人,一作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好古博雅、工文辞。曾官右卫胄参军,率府录事参军。陈子昂曾为其撰写墓志铭,说他很有才华,并有大志。但生平不甚得意,后暴疾卒于洛阳植业里客舍。他擅长楷、行、草3种书体,以草书为优。尤以书法理论著名于世。传世墨迹《书谱》是他的代表作。另外,还有传为他写的《千字文》等。孙过庭的草书被认为是王羲之、王献之嫡派。其书笔势坚劲,咄咄逼二王,善临摹,能乱真,对后世影响甚大。也有人指出其不足之处,如落笔伤于急速,千纸一类,一字万同,变化不够丰富。草书《千字书》卷纸,纵25.7cm,横82.5cm,辽宁博物馆藏,是孙过庭三十八岁时所作,通篇以草书写出,用笔含蓄不露,功力内在,沉着而飘逸,劲健而婀娜,一气贯注,笔致俱存,是草书学习的典范。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