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与历史

作者苏晋仁
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8-01-01

特色:

佛教从后汉传入中国,佛经的‘翻译事业也随之而起。桓帝灵帝时代,有安世高、支娄迦谶等译出数十部经典,自此直到清末,亘续一千七百多年,不断地有许多人在从事翻译工作。从译场组织的发展来划分,约可分为四个阶段: **阶段,草创时期:后汉桓帝一—西晋(公元148—316) 第二阶段,发展时期:东晋一一隋(公元317~617) 第三阶段,极盛时期:唐—一北宋(公元618—1126) 第四阶段,衰微时期:南宋一一清(公元1127~1912) 在佛教的译经史上,从后汉到鸠摩罗什以前为止,是一个阶段——古译时期;从罗什起到玄奘以前为止,是一个阶段一一旧译时期;从玄奘起到北宋末,是一个阶段一—新译时期。在这三个阶段中,每时期有每时期不同的译语译文译风与译品。现在配合着译经史的划期,把译场发展的情况作一个概括的介绍。民国以来,虽然有一些从藏文、巴利文、梵文和其他各国文字翻译的佛教著作;但是在规模上翻译上,都很难与过去相提并论,此处便不再涉及了。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