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书业发展研究报告

作者余敏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11-01

特色:
改革开放以后,民营书业迅速壮大。民营书业发行网点数目已经远远超过国有图书网点数,其在全国图书市场中所占份额逐年上升,成为我国图书发行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与国有图书发行业相比,民营书业*大的优势是体制方面具有的特点。大多数民营书业企业产权明晰,在经营中讲究效率,追求效益,经营势头良好。但研究进一步表明,民营书业体制方面的特点,本质上还在于其生产力要素与生产关系要素之间的距离较近、作用直接,因而生产关系能有效地反作用于生产力范畴中人的要素,从而获取投入与产出之间的较好比例。

党的十六大之前,我国民营书业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十六大以后,我国民营书业进入新一轮的发展之中。民营书业无论就其现有的规模及崛起的势头,都已经和正在成为我国书业发展的一支不可替代的力量。但是也有不少因素制约着民营书业的发展,比如,体制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发展还面临着不少政策困难,自身也还存在着若干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出版科研所根据新闻出版总署石宗源署长在年初的全国新闻出版局长会议上提出的“放宽民营资本进入出版物市场的渠道,鼓励、支持和引导出版产业的非公经济发展”的任务要求,抽调相关科研人员,组建“民营书业发展研究”课题组,对民营书业展开专题研究。课题组通过座谈讨论、实地考察、个别采访、高层论坛、官民对话、网上采集等方式,对民营书业的历史与现状,面临的问题与机遇,发展的前景与对策等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和深入的思考。对一些影响民营书业发展的重点问题,还组织了集体攻关,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本研究报告。这一报告从民营书业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经营优势、历史作用、主要问题、发展前景六个方面阐述了民营书业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其发展的必然性与根源性,以及在所有制结构中的不可替代性。它对于政府制定关于民营书业的发展政策及民营书业经营者制定经营策略与发展方向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研究同时也指出,由于对民营书业的地位与作用认识不到位,还存在一定的歧视,民营书业经营规模普遍较小、经营比较分散、管理水平低,以及存在社会信誉较差的问题,制约了其发展。为加快民营书业的发展,报告首先从政策层面上提出了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列举如下:  ——使民营资本享受与新华书店同等的“国民待遇”;  ——设立中小书店发展资金,扶持小型图书网点建设;  ——选择一两个规模大、公信度高的民营书报刊发行企业,作为全国书报刊发行改革的试点单位,从政策上给予关注和支持;  ——民营发行业自身也要在企业文化和内部管理上下功夫;  ——对于民营资本参与选题策划、编辑加工等工作,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其已具备与选题编辑加工相适应的条件,承认其合法性。  ——加强对民营书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该项成果的主要特点:(1)使用权威的统计数字,进行了必要的量化分析;报告中使用了新闻出版总署计财司与发行司2002年发布的*新统计数字,从规模结构等方面做出了对比分析;(2)研究人员站在一定的高度,对问题进行深度加工,保证了其质量与份量。在分析民营书业的经营优势时,研究表明,优势的本质并非是私有制,而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作用空间的科学性;(3)该成果符合科研所为出版管理与出版业生产发展服务的服务宗旨。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