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石窟

作者杨希明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08-01

特色:

巴中的窟龛形式多为双重龛,外龛呈长方形,敞口平顶,内龛有素面圆拱龛、带桃形龛楣的圆拱龛、佛帐龛三种形式。有少数三重龛,外层敞口平顶,内层立面呈圆拱形,有桃形龛楣,中层为佛帐形龛。佛帐形龛顶上多饰重檐,重檐下悬帐、铃等物形成龛楣,帐柱即为两侧龛柱,佛帐形龛雕刻精美的龛楣和龛柱*富魅力,为巴中独有。内龛三壁常设低坛,龛内顶部雕饰华盖,主尊身后常浅浮雕菩提树、天龙八部、飞天等,龛楣和龛柱多饰忍冬、卷草、方格莲花、方格团花、宝珠等。龛饰方面,巴中的佛帐形龛和龛内装饰的菩提双树常常是人们关注的重点。 (佛帐形龛其实在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在北朝石窟中许多龛像上方的垂帐纹就表现的是佛帐形式,如北方的云冈、须弥山等北朝时期的龛像中就大量流行这种有垂帐纹的龛窟。真正的佛帐看起来就像是座小房子,宋代李诫编写的《营造法式》中有关于唐宋以来各种建筑制度的规定,其中之《小木作制度》就规定:“佛道帐:造佛道帐之制,自座下龟脚至鸱尾共高二丈九尺,内外拢深一丈二尺五寸,上层施天宫楼阁,次平座,次腰檐,帐身下安芙蓉办叠涩门窗龟脚坐。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