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治孩子情操的100篇美文

作者陈中杰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1-01

特色:
一篇好的文章,记录了生命中动人的时刻,涂抹了情感中浓重的色彩,收获了人生的智慧,勾勒出世间百态,一篇篇的好文章,给我们打开了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本书《为人生奠基——小学生素质教育读本》系列之一,收录了100篇陶冶孩子情操的名家美文,这些文章都是从浩如烟海的书刊中精心选出来的,又进行了细致的加工,希望能成为伴随少年朋友成长的珍品。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维也纳人的骄傲与福气之一,是他们生活在层层叠叠的绿色包围之中。放眼远眺,绿海无边。维也纳人说,绿色是一种净化眼睛和心灵的颜色。所以,维也纳人喜欢绿色。绿色的家具、窗帘、墙壁、器皿;专门烧制一种带有绿色条纹的陶瓷,是奥地利*富特色的民间工艺之一;这里的男士爱穿绿色西服,打绿色领带。世人只知道这片森林受益于施特劳斯的名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而名扬天下,引来千千万万旅游者,为这座城市赢得外汇。哪里知道维也纳人与这片森林生命攸关,互惠互助,相依相存,因而才给了那位“圆舞曲之王”以创作的灵感、冲动和深情。维也纳森林到底有多大。有人说面积四十平方公里,有人说方圆百里。其实被称做“森林王国”的奥地利,拥有370万公顷森林,整个国家土地的百分之四十四被森林所覆盖。处处森林相连,谁能找到这维也纳森林的边缘?一出城市,到处是这样的景象:向阳的山坡上,林色鲜翠;背阳的山坡上,森森然像一片埋伏在那里披甲戴盔的兵阵。森林之间是大片大片的开满鲜花的牧草,很难看见土的颜色。榆槐桉桐等数十种树木,交相混杂。每逢春至,树上开花,小鸟欢叫,各种野生小动物奔跃其间。这里的森林清新柔和,温文尔雅。森林不单使人赏心悦目,呼吸舒畅,排除烦恼,它还神奇地调节着气温。在维也纳,无论太阳怎样灼热,只要钻到树阴里立刻清爽宜人。这感觉异常分明,“太阳地”和“阴凉地”好像两个季节;中午与早晚,温差非常分明。即使炎夏时节,日落之后,空气会很快凉爽下来,夜里也要盖被子睡觉。特别是一场雨后,天气如秋,气候多变,穿衣常跟不上变化。有时风起云过,那些等候公共汽车的人群,可谓千奇百怪。有的穿背心光膀子,有的穿毛衣和皮夹克。我在游览维也纳郊外一座皇家猎宫时,骤然风雷交加,大雨疾降,忽见大片草地冒起浓浓白烟,林间更是烟雾飞扬,很是壮观。这种景象以前很少见到。导游告诉我,这是因为森林草地吸收阳光的热量,冷雨一浇,顿成烟雾。我才深知森林与草地作用的非凡。维也纳人明白,宜人的气候不只是上帝的恩赐,更是由于祖祖辈辈对这种恩赐的备加珍爱。早在1852年奥地利就颁布了《森林法》,一百余年,沿用至今。这实际上就是严格的森林保护法,科学性与应用性结合得很完美。比如采伐,伐掉的那一片林木的空地,正是需要阳光射入、促使森林更好生长之处。所以,奥地利人从来不缺乏木材,也不缺乏绿色。如果留心观察,还会发现维也纳人对房前屋后的草地就像对居室内的地毯一样爱惜。你很难发现一小块枯草。他们甚至不肯使用汽车里的空调,担心废气污染草木与空气。在这个百万人口的大城市里,无论何处,张目一看,总有鲜艳的花木在视野之内;放眼望去,空气透明,视线无阻,只要目力所及,那些远远站在楼顶上的一座座雕像的而孔,都能看得一清二楚,绝无尘烟障目……这样,各种各样的鸟儿就像在维也纳森林里一样,无忧无虑地生活在千楼万宇中间。一天黄昏,我在城市公园正兴致勃勃地欣赏露天音乐会,忽然大厅顶上发出声声异样鸣叫,音调似猫,其声宏大。扭头望去,原来是一只大孔雀站在上面。孔雀是逞强好胜的飞禽,她要与乐队一比高低。这引得欣赏音乐的人们都笑起来,但没有人驱赶孔雀,乐队更起劲地演奏,随后便是乐队与孔雀边奏边唱,奇妙之极。还有比这表达大自然与人类和谐与亲密关系的更美好的颂歌吗?这不正是《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动人的深层内涵吗?(作者:冯骥才,有删改)P15-17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