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考察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理论的缘起及其逻辑,并将其内在逻辑演进概括为“文本科学”﹑“革命批评”与“拆解‘三位一体’建制神话”环节,这些逻辑环节呈现了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理论的塑造与发展,它也大致构成了伊格尔顿此后更广泛的“政治批评”的基本“构架”。 在此思路下,作者依次论述了:“对‘审美自律论’的批判与审美制度的拆解”、“批评体制批判与‘反公共领域’的建构”和“‘文学’神话与‘修辞学的复兴’”。这三节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作者试图在这一隐喻性的“三位一体”的关联构架中来凸显并阐述这三种现代性建制区隔的内在关联性,即它们在资产阶级“审美意识形态”及其现代性体制区隔层面是同谋﹑同构与同一性的,共同以“文学知识”之名构成了文学审美意识形态建制及其文化霸权。由此,作者比较深入地勾勒了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理论及其早期马克思主义政治批评的主要理路趋向、形态及其独特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