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杨秀英傅琼魏佐国 |
| 出版社 | |
| 出版时间 | 2006-01-01 |
特色:
(三)市场挑战者战略 市场挑战者和市场跟随者是指那些在市场上处于次要地位(第二、第三甚至更低地位)的企业,如美国汽车市场的福特公司、软饮料市场的百事可乐公司等等。这些处于次要地位的企业可采取两种战略:一是争取市场领先地位,向竞争者挑战,即市场挑战者;二是安于次要地位,在“共处”的状态下求得尽可能多的收益,即市场跟随者。每个处于市场次要地位的企业,都要根据自己的实力和环境提供的机会与风险,决定自己的竞争战略是“挑战”还是“跟随”。 市场挑战者如果要向市场主导者和其他竞争者挑战,首先必须确定自己的战略目标和挑战对象,然后还要选择适当的进攻战略。 1.确定战略目标和挑战对象 战略目标同进攻对象密切相关,对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目标和战略。一般说来,挑战者可从下列三种情况进行选择。 (1)攻击市场主导者。这种进攻风险很大,然而吸引力也很大。挑战者需仔细调查研究领先企业的弱点和失误:有哪些未满足的需要,有哪些使顾客不满意的地方。找到主导者的弱点和失误,就可作为自己进攻的目标。例如,为了向亚洲的主要金融市场东京发起挑战,香港和新加坡采取的战略是向顾客收取更低的费用,提供更自由的管理,努力克服官僚主义作风等。此外,还可开发出超过领先企业的新产品,以更好的产品来夺取市场的领先地位。 (2)攻击与自己实力相当者。挑战者对那些与自己势均力敌的企业,可选择其中经营不善发生亏损者作为进攻对象,设法夺取它们的市场阵地。 (3)攻击地方性小企业。对一些地方性小企业中经营不善、财务困难者,可夺取它们的顾客,甚至这些小企业本身。例如,美国几家主要的啤酒公司能成长到目前的规模,就是靠夺取一些小企业的顾客而达到的。总之,战略目标决定于进攻对象,其目标可能是将它们逐出市场。但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如果要发动攻势,进行挑战,就必须遵守一条军事上的原则:每一项军事行动都必须指向一个明确的、肯定的和可能达到的目标。 2.选择进攻战略 在确定了战略目标和进攻对象之后,挑战者还需要考虑采取什么进攻战略。这里,有五种战略可供选择。 (1)正面进攻。正面进攻就是集中全力向对手的主要市场阵地发动进攻,即进攻对手的强项而不是弱点。在这种情况下,进攻者必须在产品、广告、价格等主要方面大大超过对手,才有可能成功,否则不可采取这种进攻战略。正面进攻的胜负取决于双方力量的对比。正面进攻的另一手段向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