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立足于“预算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基础和重要途径”的根本判断和预算改革本质上具有政治属性、形式上具有经济属性的实践特征,运用制度分析、交易费用政治学、博弈论分析和比较分析等分析框架,从预算制度对实现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的双重功能角度,根据中国的政治体制安排、预算制度框架和转型期预算改革的历史路径,总结和阐释中国预算改革的理论特征和现实需求,分析中国预算改革的根本目标、阶段性诉求和当前政策方向,重点围绕预算改革的体制特点、约束条件、激励机制、路径选择等关键问题,分析中国预算改革的改革需求和制度供给,探讨预算改革的政治约束和激励机制,并最终提出深化预算体制改革的实践路径,以及所需协调推进配套改革等理论和实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