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一本员工写给老板的书,一本老板不愿意员工看的书! 本书写出了员工心底的渴求,写出了他们的期待,更写出了作为老板、领导者应当思考的问题。所有辛苦打工的人们在这里能找到知音!所有想当老板的人们在这里得到启迪。 俗语有云:“士为知己者死”,要想让员工为自己卖命,真心诚意地将公司的事当作自己的事,老板们就应该从自己铸就的思想樊篱中走出来,多听听员工的心声,将心比心!要想让公司基业常青,就应该了解大伙的需求,给予合理满足。 不是我不想卖命,不是我不愿意卖命,而是我不愿无缘无故地卖命。老板,我凭什么为你卖命?
或许是中国经历了太久的奴隶制和封建制时期,故而中国人身上的强权意识总是那么浓烈,尊卑烙印总是那般鲜明。于是一本名为《没有任何借口》的书在2004年书市上受到大大小小老板们的热烈追捧:很多老板**次向下属们展示了前所未有的慷慨大方,他们自掏腰包,把书买给员工看,有些企业甚至达到人手一册的程度。事实上,这本2004年的年度**畅销书并非先例,早在几年前,舶来品《把信送给加西亚》也曾创造了书市神话,连同后来的《自动自发》一起成为员工们享受的“免费午餐”。它们有何神奇之处?很简单,此类书向来就在中国有着广袤的市场,因为他们把老板的心理摸得一清二楚,说出了他们想说而不好意思说出口的话。 中国的老板们常常有一种救世主的感觉,他们觉得自己给了员工工作的机会,员工因而获取报酬和生活的源泉,所以员工要对老板心存感激,要绝对忠诚,要没有任何借口地服从老板的一切要求。于是,《没有任何借口》的言词正中他们的下怀。 “也许际的上司是一个心胸狭隘的人,不能理解你的真诚,不珍惜你的忠心,那么也不要因此产生抵触情绪,将自己和公司老板对立起来”。可是作者们往往有些刻意地忽略这样的事实:没有员工的劳动,特别是优秀员工、核心员工的贡献,公司哪来的产品,哪来的进步!没有员工,老板就成了 “光杆司令”,企业也只能成为烧钱的机器。一个企业,正是有了员工不断的努力和辛勤的付出,才有了企业辉煌的发展前景;员工是平凡的人,但也是企业财富的创造者,企业的发展无不凝聚着员工的智慧;他们为企业创造出无价的发展前景,他们的付出变成了企业的财富。他们辛勤地工作,为的只是能够迈向美好的将来,他们不希望老板你有多么地慷慨大方,只希望他们的每一份努力都换来应得的那份收获,只希望在成功之后,能够安然地去品味成功的快乐。 但你们关心过他们吗?每个员工都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人,他们不是机器——只要你按动某个按钮,他们就会自动地按指令运作。他们也不是军人——军人是一群特殊的群体,绝对服从是他们职业的基本要求,关乎大局成败,关系群众安危。员工是普通人,每天要吃喝拉撒,有喜怒哀乐,也有自己的尊严人格。为了实现、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他们努力工作,以此换取想要的生活,包括经济、社会和心理等诸多方面,即便是机器,也要定时给它供油供电,还要细心保养防止老化。 可是我们的老板们对此视若无睹。于是克扣、拖欠员工薪资、不尊重员工、不重视员工发展的现象不胜枚举,其中不少甚至酿成恶性事件。原创维大陆区域销售总经理陆强华,由于与创维集团老板黄宏生在营销理念、职务、待遇等问题上发生激烈冲突,携刨维100多人集体跳槽。面对这些,员工拿什么来抗争,唯一的选择就是不再为你卖命。所以核心员工和一般员工纷纷离去,*后一家家公司、企业也随之步入衰落。 俗语有云:“士为知己者死”,要想让员工为自己卖命,真心诚意地将公司的事当作自己的事,老板们就应该从自己铸就的思想樊篱中走出来,多听听员工的心声,将心比心!要想让公司基业常青,就应该了解大伙的需求,给予合理满足。 所以,《凭什么为你“卖命”》一书不仅是写给员工看的书,也是写给老板们看的书,它写出了员工心底的渴求,写出了他们的期待,更写出了作为老板、领导者应当思考的问题。 愿所有辛苦打工的人们在这里能找到知音!愿所有想当老板的人们在这里得到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