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3.人和。 人和在这里主要指的是将,即将军和干部。提到将,我们不得不讨论为将的标准问题。什么样的人能为将?什么样的人能为干部?这是一个很难说清楚的问题。现在流行的选拔干部的标准叫德才兼备,其实它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因为“德”与“才”没有本质的区别。 (1)好与坏。我们经常讲的“德”包括:好与坏、君子与小人等内容。 好与坏,也是一个说不清的问题。 例如烟缸,把它放在皇帝的御案上被视为国宝,而把它放在厕所里,就成为没人待见之物。为什么—件东西,由于摆放位置的不同,竟有如此反差的好坏之别? 上述例子说明,好与坏带有极强的个人和民族感情色彩,是既能说清又不易说清的问题。既然如此,在单位里不要总认为领导不对,除违法的事以外,一切要服从领导。切记,当你*舒服的时候,是你与领导关系融洽的时候。那么,社会上的好坏人如何区分?答案很简单,看他违不违法,违法的是坏人,不违法的是好人。 (2)君子与小人。“君子”与“小人”,是在我国诸多典籍中经常被提到的概念。典籍中什么是君子,没有讲清过,但君子应该怎么做,讲得十分清楚。对于什么是小人(7似乎觉得很清楚,又感觉到可为小人下定义在典籍中是没有的。世界上可能只有中国有这个概念,是典型的中国文化的产物。所谓小人,其实就是妨碍别人的人。往往一个人妨碍了别人,才被骂为小人。细究起来发现,妨碍要有资格,资格就是能力,没有能力的人是不会妨碍别人的。 康熙的老师伍次友在一次授课时形象地将君子比作水,将小人比作油,他说:“水味淡,其性洁,其色素,可以洗涤衣物,沸后加油不会溅出,颇似君子有包容之度;而油则味浓,其性滑,其色重,可以污染衣物,沸后加水必四溅,又颇似小人无包容之心。”这段描述虽然精彩,但只说出君子和小人的表象,并没有指出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小人”。 这段话给康熙的印象极深,他常拿这一理论研究周围的人。自然头一个想到的就是魏东亭,觉得他忠厚机智,豪放爽朗,浩浩乎如江河之水。那么明珠呢?圆滑温驯,甜润馨香,似乎有点像“油”。和魏东亭一起,他有一种安全感,一切自有魏东亭精心办理,他享受到的是帝王的尊严和威权;而与明珠在一起,则有一种愉悦感,听到言词,使他感到有一股超人的优越感和荣耀感。 康熙曾问苏麻喇姑:“皇帝跟前如果都是君子好不好呢?”苏麻喇姑想起《出师表》里“亲贤臣,远小人”这句汉武侯的名言答道:“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