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鱼的饲养与观赏

作者刘洪声/国别:中国大陆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5-01

特色:

龙鱼又称龙吐珠、银带等,生活于亚洲、美洲、大洋洲及非洲的淡水水域。龙鱼属硬骨鱼纲、辐鳍亚纲、真骨下纲、骨舌鱼目、骨舌鱼科,原产地称之为Arowana,是西班牙语“长舌”的意思。龙鱼是一种古老的鱼种,被称作“活化石”,这种鱼至少在地球上存在了三亿多年,三亿四千五百万年前龙鱼家族便已经活跃在冈瓦纳大陆水域之中。随着冈瓦纳大陆的分裂和漂移,龙鱼家族也四分五裂,分布在现在的美洲、亚洲、大洋洲和非洲大陆的淡水水域中。由于地域的差别,龙鱼在形态上出现了一些区别,但其共同特点却非常醒目,如巨大的鳞片、头部的构造等,这些特征上亿年也没有大的改变。而且,各个大陆上龙鱼生活的水域也很相似。龙鱼之所以被冠以“活化石”的称谓,并不完全是因为其出现年代的关系,事实上在生物学分类上它已经属于*进化的真骨下纲,而大多数软骨鱼类在分类上较其更为原始。它之所以古老的原因,是在其身上保存有许多原始鱼类才具有的解剖学特征,其中*明显的就是口部的构造。龙鱼虽然古老,但并不等于它是原始低级的。相反,龙鱼能成功地存活到现在,已经进化得非常出色,例如其用口孵育后代的方式,就很好地保证了后代的成活率。龙鱼还可以从水中准确地判断树枝上猎物的位置,跃出水面将其擒获,这表明龙鱼具有发达的神经系统。龙鱼根据产地分为亚洲龙鱼、美洲龙鱼、澳洲龙鱼(产于澳大利亚的龙鱼)和非洲龙鱼四类。亚洲龙鱼的踪迹遍布东南亚的各个淡水水系,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泰国等地都有分布。亚洲龙鱼又分为红龙、金龙、青龙、红尾金龙等。其中红龙颜色艳丽,具有亚洲人心目中代表喜庆的红色,非常受欢迎。红龙主要产自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岛西部,大多栖息于印度尼西亚卡普阿斯(Kapuas)河及其支流森塔伦(Sentarum)河中。卡普阿斯河位于赤道附近,上游的冲积平原遍布季节性湖泊、淡水沼泽与森林湿地。当地的湖水呈黑色,弱酸性,这主要是因为河水中含有单宁酸和缺乏矿物质。美洲龙鱼可分为银龙和黑龙,均产自亚马孙河流域。由于流域覆盖着广阔的原始森林,森林中大量的腐殖质流入了河流,使河水成为酸性。早期银龙只是当地的食用鱼,1935年引入美国,1955年引入日本,并在日本人工繁殖成功。澳洲龙鱼分为澳洲星斑龙和条纹澳洲星斑龙。澳洲星斑龙产自温暖湿润的澳大利亚东部沿海,而条纹澳洲星斑龙产自潮湿炎热的澳大利亚北部。非洲龙鱼分布于尼罗河上游,可在塞内加尔、尼日尔、赞比亚及乍得等国家的河流中找到其踪迹。通常生活于水深1米的地方。分布的环境约在北纬18。至南纬22。之间,这里属热带气候。龙鱼尤其被亚洲人喜爱,因为亚洲的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有着传统的龙文化,特别是我们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龙文化更是随处可见,建筑物上常有龙的形象,喜庆婚宴要写“龙凤呈祥”……20世纪龙鱼才在水族界出现,但却迅速在华人市场上掀起一阵风潮。其实龙鱼在50多年前还是原产地居民的食物来源,因传说亚洲龙鱼是古代祥龙的化身而取之饲养。龙鱼外形酷似龙的形象,因此,人们有意将龙鱼与“龙”的概念混淆,将龙鱼视为龙的化身,作为“风水鱼”,成为镇宅、避邪的宝物,因此而深受亚洲国家人民的喜爱。由于亚洲人对于红色的偏好,印度尼西亚产的红龙自然成为抢手货,以至于红龙被过度捕捞,濒临灭绝。1980年《华盛顿公约》(即《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将红龙列为濒临灭绝的保护动物,禁止在野生栖息地捕捞,这使个人饲养龙鱼成为一种梦想。P1-2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