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培养孩子创造力的关键

作者吴海燕/国别:中国大陆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7-01

特色:

创造力是人们在创造性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是在一定的目的支配下,运用一切自身掌握的信息,发挥自己的创新性思维,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简单地说,创造力就是创新的能力。创造力教育就是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根据创新的原理,以培养被教育者具有创新意识、思维、能力、情感以及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其目的是使被教育者在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良好的创新能力。在现今时代,资讯技术飞速发展,创新的重要作用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成为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传统教育已经难以适应时代需要,只有大力推进创造力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创新能力的人才。现代教育学的研究已表明,一个人的素质和观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年时接受过什么样的教育。同样,培养一个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黄金时期也在幼儿期。原苏联杰出的教育家安东·谢苗诺维奇·马卡连柯曾说:“教育的基础主要是在五岁以前奠定的,它占整个教育过程的80%”。而美国的一项调查也表明:一般人在五岁时能够具有90%的创造力,在七岁时具有10%的创造力,而八岁以后创造力就下降为2%。我国著名的教育先驱陶行知说,儿童的创造力是祖先至少经过50万年与环境适应、斗争所获得而传下来的才能之精华,教育的关键是能启发和解放儿童的创造力以利于以后从事创造工作。对父母来讲,必须抓住孩子幼儿时期的创造力教育,这是为人父母的重要使命。这是因为,孩子在小的时候有着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他们的思路和思维非常开阔,不受限制,脑子中基本上没有思想上的束缚,再加上他们对社会规范的无知,可以不受约束地思考和做事,所以有着难以置信的创造能力。所以,幼儿期是开发孩子脑力资源、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黄金时期。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说:“儿童本性中潜藏着强烈的创造欲望,只要我们在教育中注意诱导,并放手让儿童实践探索,就会培养出创造能力,使儿童*终成为出类拔萃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否则,这种可贵的创新精神萌芽,就会被扼杀在摇篮中。因此,父母必须重视从幼儿期开始创造力教育的重要性,把握培养孩子创造性人格的良机,对他们进行科学合理的创造力培养,让他们的创新潜能得到*大限度的发展,为未来成为“创造性”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对于父母来讲,创造力教育主要包括哪些要点呢?创新意识酌培养创造力教育的目标首先强调的是创新意识的培养,向被教育者推崇创新的积极意义,鼓励他们以创新为荣,让他们树立牢固的创新观念和意识。从心理学角度讲,人们只有在某种强烈的意识下,才能产生与此对应的动机和行动。创新也是如此,只有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和行为,才能充分发挥潜在的智慧和创造力。创新意识是人类意识活动中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意识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在攻克“哥德巴赫猜想”难关的过程中,正是在强烈创新意识的鼓舞和推动下,投入常人难以想象的精力和热情,才取得了丰硕的成果。P3-4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