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与阐释:文学教学引论

作者陈太胜/国别:中国大陆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6-01

特色:

文学的人文性与其人文学科属性息息相关。人文学科在西方是人类社会三大学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之一的综合性学科,主要指以人类的信仰、情感、道德和美感等为研究对象的文科科系的学科,通常包括文学、语言、艺术、历史、哲学等领域。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无论是研究的对象,还是研究的方法和目的,都有着很大的不同。自然科学(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研究自然现象,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都研究人类自身和由人类组成的社会。但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是比较外在带有物质性的社会现象,如社会学、政治学、人口学、经济学研究;而人文学科研究的是比较内在的关于人类存在的目的和意义的,与心灵世界、精神现象相关的问题,如宗教学、文艺、文艺理论、哲学和历史研究等。从研究方法来看,社会科学(如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等)大多建立在“定量化”和“经验性”的科学实证方法的基础上,它们也研究人,但研究的仿佛不是活生生的个体的人,如用讽喻性的话讲,人是作为机器与数字进入他们的研究视野的:而人文学科则是评价性的学问,其根本的研究方法是情感性的体验。是非实证的价值评价。从研究目的来看,社会科学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知识,获得根据一定的历史理性看来是合理的某种知识:而人文学科的研究目的是在获得知识的基础上获得对人性的理解和体验,如文学艺术、美学、哲学和宗教等,它考虑的是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所以,其*终指归是人本主义,在这里,个人的欢乐和痛苦是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力量的。总的说来,正像一些西方学者所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处理的是“我一它”关系,人文学科处理的是“我一你”关系。在“我一它”关系中,研究对象(无论是社会还是自然)是作为“物”进入研究者的视野的,只有在“我一你”的关系中,研究对象才获得了活的生命。这时,主体和研究对象是一种情感上息息相通的交融关系。正是在这种关系中,人性因素才得到*大限度的发挥。P5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