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姜太公 姜太公(生卒不详),周文王时宰辅。又称姜尚,字子牙。东海(泛指江苏、山东一带沿海)边人。有人考证他的具体籍贯在今山东日照市。其祖上曾被封于吕地,所以,他又称吕尚、吕望。他在周初文王时任太师,武王时被尊为尚父。姜太公雄才大略,他为推翻腐朽的商朝、建立周朝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一、垂钓渭水归依周国 姜太公早年家境贫困,50岁时曾在棘津司厨卖饭,70岁时在朝歌屠牛卖肉,还在商朝做过官。后来因感到纣王昏残无道,辞官而去,游说诸侯。在此期间,他一无所遇,于是就在东海之滨隐居下来。后来姜太公听说西伯姬昌在西岐崇贤尚老,就千里跋涉,迁徙陕西,垂钓于渭水边上。 有一次,西伯出外打猎,临行前算了一卦,卦辞说:“猎到的不是龙不是虎,而是霸主的辅臣。”西伯姬昌行至渭水边时,果然与姜太公相遇。经过交谈,姜太公的谋略令姬昌大为折服,姬昌高兴地说:“我的爷爷太公曾经对我说,一定有圣人来周国,周国将因他而兴旺起来。,您大概就是圣人吧,我们太公想望您很久了。”因此称姜太公为“太公望”,后人简称为姜太公。西伯请姜太公一起坐车回去,尊为太师。据说,此时姜太公已经72岁了。 二、韬光养晦翦除商翼 西伯姬昌任人为贤,广施仁政,因而周的实力不断强大起来,但与商朝相比,周还处于劣势。因而姜太公上任伊始,就对西伯说:“鸷鸟将要搏击之时,必先弯曲着身子,收敛起翅膀;猛兽将要搏斗之时,必先垂下耳朵,趴在地上;大王将要行动之时,必先装出一副愚笨的样子。”他劝西伯要想推翻殷纣,必须先韬光养晦,待机而动。 西伯采纳了姜太公的建议,表面上对纣王采取恭顺的态度,率领叛商的诸侯朝觐纣王,以此使纣王相信自己并没有与其争夺天下之意。与此同时,西伯又在国都建玉门、筑灵台、列侍女、撞钟击鼓,做出一副享乐腐化、贪图安逸的样子,进一步麻痹商纣王。姜太公的麻痹战术果然灵验,纣王对西伯完全放松了警惕。 与此同时,在姜太公的辅佐下,西伯又采取了争取更多的同盟国、翦除商朝的羽翼、进逼商朝的国都朝歌(今河南淇县)的战略。姜太公和西伯对内施行仁政,大力开展政治攻势,扩大自己的影响,分化瓦解商朝的附庸,争取了众多的同盟国。许多小国纷纷前来归附。诸侯把西伯看作是足以取代商王纣的“受命之君”。当时,有两个小国——虞(今山西平陆北)、芮(今陕西大荔朝邑城南)因边界发生了争执,始终决断不下,于是便到周国来,想请西伯来裁决。他们一进入周国,发现周国的种田人在田界的问题上都能互相谦让,而且也有晚辈谦让长辈的习俗。这样一来,虞、芮两国的人还未见到西伯就都感到很羞愧,便自己回去了。此后,他们便归附了周国。这是西伯在姜太公的辅佐下施行仁政的结果。虞、芮纠纷之后,西伯便“承受天命”称周文王。 此后,在姜太公的谋划下,周国对敌对的势力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首先向西北和西南用兵,征犬戎(今陕西西北部)、伐密须(今甘肃灵台西南),解除了进攻殷纣的后顾之忧。接着又东渡黄河,进入河东、河西地区。不久,周军又进攻纣王经常去狩猎的邗(今江苏扬州东北),构成对商都朝歌的直接威胁。当周攻邗获胜后,西伯与姜太公又亲自率军进攻商王朝的心腹大国——崇(今河南崇县东北)。崇国的国君当时正是崇侯虎。正是他当年向商纣王进谗言关押西伯的,周文王对他深恶痛绝。经过激战,周军一举攻克了崇城,除去了周军东进的一个重要障碍,打开了进攻商都朝歌的通道。攻克了崇城后,周国营建了丰京(今陕西长安西南沣河以西),并将国都迁至丰京。 三、激战牧野封于齐国 周文王病逝后,他的儿子继位为周武王,周朝的历史由此开始。 经过八年的积极备战,周武王已集蓄起比较雄厚的力量。为了检验诸侯是否能够云集响应、一致讨伐商纣王,武王九年(前1059),周武王和姜太公进行了一次军事演习活动。在军队出发之前,姜太公左手紧握着黄钺,右手高擎着白旄发出誓师号令:“苍兕(一种生活在水里的猛兽),苍兕,统领好你们的兵士,把持好船桨,迟到者立斩!”号令一下,周朝的军队纪律严明,行动迅速,很快便抵达了盟津(即孟津,今河南孟津东北、孟县西南)。结果诸侯不召自来的有八百之多。各诸侯都说:“现在可以讨伐商纣王了。”武王却认为此时时机还不太成熟,想等到民心彻底背离商纣的时候,再一举击垮它。于是周军班师而还。 过了两年,商纣王更加昏乱暴虐,他杀死了忠臣比干,关押了箕子,大臣们纷纷向国外逃跑。此时,武王觉得时机已经成熟,就向诸侯们宣告:“纣王已经犯下了重罪,现在可以去讨伐他了。”但是,在周朝军队出发之前,武王占卜不利。大家正在犹豫之际,突然风雨交加。这样一来,人心更加不稳。只有姜太公力劝武王出兵。他激昂地说:“今天纣王剖开比干的心,囚禁了箕子,我们讨伐他有什么不可以?只要举事而顺应天时,那么,不看时日,事情也将顺利,不借占卜,事情也将吉利,那些枯草、朽骨,怎能测出吉凶?”姜太公说着便把占卜用的龟焚烧掉,援袍而鼓,率众首先渡过了河。武王于是不再犹豫,率领大军向东伐纣。途中,许多诸侯也带兵来与周军会合。武王向将士们公布了纣王令人发指的罪行,立誓要替天行道、诛灭商纣。全军将士群情振奋,士气高昂。 两个多月后,武王的部队在商朝国都郊外的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与商纣王的军队对峙。商军虽然人数众多,但大多数是临时凑集起来的奴隶,他们早已恨透了商纣王的残酷统治,所以战事一开始,他们就反戈一击,纣王的几十万大军瞬间土崩瓦解了。 纣王突出重围逃回到城内,登上鹿台(今河南汤阴朝歌镇南),穿上锦绣之衣,将鹿台的财宝聚集起来,长叹一声,命令手下架上干柴,一把大火把他连同从人民那里搜刮来的无数财宝一起送上了天。商朝至此覆灭。 在武王伐纣的战役中,姜太公立下了大功,武王就将齐国封给了他。姜太公到了齐国之后,开始整顿吏治,使政治清明;又顺应当地的礼仪风俗,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他还重视工商业的发展,大力发展渔业和盐业。周围的人民都来归附齐国,齐国成了一个富裕的国家。后来,周王又特意恩准齐国有权征讨任何一个不服从于周朝的诸侯。齐国从此得到征伐大权,成为政治上的大国,并定都营丘(今山东淄博临淄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