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那是发生在越南的一个孤儿院里的故事,由于飞机的狂轰滥炸,一颗炸弹被扔进了这个孤儿院,几个孩子和一位工作人员被炸死了,还有几个孩子受了伤,其中有一个小女孩流了许多血,伤得很重!幸运的是,不久后,一个医疗小组来到了这里,小组只有两个人,一个女医生,一个女护士。女医生很快进行了急救,但在那个小女孩那里出了一点问题,因为小女孩流了很多血,需要输血,但是她们带来的不多的医疗用品中没有可供使用的血浆。于是,医生决定就地取材,她给在场的所有的人验了血,终于发现有几个孩子的血型和这个小女孩是一样的。可是,问题又出现了,因为那个医生和护士都只会说一点点越南语和英语,而在场的孤儿院的工作人员和孩子们只听得懂越南语。于是,女医生尽量用自己会的越南语加上一大堆的手势告诉那几个孩子,“你们的朋友伤得很重,她需要血,需要你们给她输血!”终于,孩子们点了点头,好像听懂了,但眼里却藏着一丝恐惧!孩子们没有人吭声,没有人举手表示自己愿意献血!女医生没有料到会是这样的结局,一下子愣住了,为什么他们不肯献血来救自己的朋友呢?难道刚才对他们说的话他们没有听懂吗?忽然,一只小手慢慢地举了起来,但是刚刚举到一半却又放下了,过了一会儿又举了起来,再也没有放下!医生很高兴,马上把那个小男孩带到临时的手术室,让他躺在床上。小男孩僵直着躺在床上,看着针管慢慢地插入自己细小的胳膊,看着自己的血液一点点被抽走,眼泪不知不觉地顺着脸颊流了下来。医生紧张地问是不是针管弄疼了他,他摇了摇头,但是眼泪还是没有止住。医生开始有一点慌了,因为她总觉得有什么地方肯定弄错了,但是到底在哪里呢?针管是不可能弄伤这个孩子的呀!关键时候,一个越南的护士赶到了这个孤儿院。女医生把情况告诉了越南护士。越南护士忙低下身子,和床上的孩子交谈了一下,不久后,孩子竟然破涕为笑。原来,那些孩子都误解了女医生的话,以为她要抽光一个人的血去救那个小女孩。一想到不久以后就要死了,所以小男孩才哭了出来!医生终于明白为什么刚才没有人自愿出来献血了!但是她又有一件事不明白了,“既然以为献过血之后就要死了,为什么他还自愿出来献血呢?”医生问越南护士。于是越南护士用越南语问了一下小男孩,小男孩回答得很快,不假思索就回答了。他说:“因为她是我*好的朋友!”回答很简单,只有几个字,但却感动了在场所有的人。角度一这不是孩子无心的承诺,这是人类*无私、*纯真的诺言。读着故事,我们仿佛看到了男孩说话时真诚明亮的眼睛,看到了医生眼眶里强忍的泪水。其实,有良知的人,谁能不被此情、此境、此话、此行为而感动呢?我们在读了故事之后能感受到男孩那份人间的真情,感受到人间那份*美的爱,并自觉对麻木的心进行洗礼,因为,情和爱才是人间*美好的东西。如果生存在人间的人都无法用心去感受到的话,那就让更多的人来读这个故事吧,无论是为这份爱做宣传也好,或是为更多人接受心灵洗礼也罢。感人的故事是应该让其更好地流传的。这是我们教育者的一种责任。角度二我还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女孩在马路上被车撞倒了,大量出血,需要紧急输血抢救。但女孩的血型特别,医院血库没有存血,从外市调血来不及了。恰巧医院一个外科医生的血型与之相同,但这个医生以自身贫血为理由拒绝献血。结果,女孩因没能及时输血而死亡。戏剧性的是,事后才知道,此女孩原来是此医生的亲生小女儿。后来,这个医生众叛亲离。我们在为女孩之死感到可惜,为外科医生之举感到痛心之余,也不免为现实中一些人的人性沦落而悲哀。今天,还能有多少人像那个男孩那样,为了别人,愿意在死亡面前先考虑别人,得到再生之后再度愿意把生命与他人分享呢?看一看我们身边的人和事吧,还有多少人真正认为友情的价值大于自己的生命呢?不要说生命,即使是自己的利益,又有多少人会为了友情而放弃自己的利益呢?为了利,有的人甚至可以把朋友当做一种筹码,一种工具!也许,在这个孩子面前,我们真的该反省一下了!扪心问一下自己:当我的朋友真的需要时,我会为他献出我的一切吗?真正的友情,并不是基于利害关系,更不是为了一己之私,而是基于对朋友的关爱与珍惜。在荷马史诗中,友情的价值与地位远远高于今天。阿喀琉斯在好友帕特克罗斯战死后痛不欲生:“这一切于我又有什么欢乐可言?我亲爱的伙伴已不在人间!”朋友是自己的另一半,友情使生命具有了欢乐与意义。P027-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