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图说

作者杨囗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6-01

特色:

舜是上古传说中一位圣明的君主,名字叫重华,因为属于有虞氏部落,所以又被称为虞舜。相传当时的君主尧曾因为他的德行出众而把自己的君位禅让给他。有关他的生平事迹详见于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 据说在舜的母亲去世之后,父亲瞽叟又娶妻生子。父亲、继母以及同父异母的弟弟象都不喜欢舜,并想方设法地陷害他。但舜还是逆来顺受,毫无怨言。尧听说了舜的孝行以后,就派了自己的九个儿子去为舜服务,又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了他,还把各种政务托付给他来管理。舜也不负所托,把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深得众人的赞誉。尧去世以后,舜就继承了他的帝位,仍然一如既往地尽心服侍父母,善待弟弟。《史记》只记载了舜来到历山耕种,使得当地的民风大为改观。人们原本会为了耕地的多少而互相争执,但因为受到他的影响,也都彼此谦让起来了。后来的一些传说为了更增加一些神奇的色彩,就绘声绘色地说当时有大象来为他犁地,又有小鸟来替他除草。 《史记》中还记载了不少瞽叟千方百计想要谋害舜的手段,比如让舜去修缮仓库,等他上了屋顶后,把梯子抽去,放火焚烧仓库;又让他去淘井,等他下井后,用土填埋井眼。但每一次舜都能化险为夷,平安渡过难关。《孟子·万章上》记载了孟子与弟子万章之间的一番对话,其中提到舜在遭受这些不公的待遇后,跑到田里去向上天哭诉。孟子认为这是由于舜一方面怀恋父母,另一方面又不无怨恨的表现。孟子强调各种伦常关系都不是单方面的,而是相对而言的,因此才会有这种看法。儒家经典《孝经》中的《谏诤章》也说“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也明确反对愚忠愚孝。但后世的伦理观念逐渐陷于僵化,如《二十四孝》中的故事往往就将家庭伦理视为子女对父母的单方面的行为,因而也就将这些情节有意识地淡化了。

推荐

天云数据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