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宓艺术札记

作者李仲芳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5-01

特色:

当人们还没有文字的交流手段之际,视觉领悟形象和形态的语言能力便成为主要的感知手段。视觉对于形象的判断与感受力优于通过文字和口语。 “取象曰比,取义日兴”语出皎然《诗式》,即刘彦和所谓“比显兴隐”之意。可见兴之来,必依托于形象。 好的画家启发人的美感,坏的画家利用人的愚钝。 知觉不同于感觉。知觉是感觉的前提。感觉受联想和想象的参与,动用我们记忆中的经验和印象之后综合性的心理状态。 一种没有明确科学法则的执法序列,是一切艺术创作的内聚力,这种内聚力只能凭感觉去获得,或许它比起明确的科学法贝真话口透视法、单一的音乐调性等要高超好几倍。 音乐,让理性的操作完成感觉,特別是理性感觉化的时候,才有真正的音乐。 任何艺术更新或大师的出现,都是由感觉的更新开始。 感觉的更新,是提高画面境界的决定因素,新的感觉是从原有的旧的感觉中建立起来的,感觉由认知水平和想象能力组合而成。 对艺术创造,*重要的能力是想象与判断。想象是无中生有,判断则是区别与选择。 P5 文化素质*终直接影响感觉的处理能力,面对各种纷至沓来的视觉因素,感觉处理的速度和水准便是决定性的了。感觉处理也即意识和文化品位的选择, 当今艺术形式之复归,并不证明古人的超凡的视觉能力或艺术概括力,而只能归功于一种蒙胧的艺术感觉以及恰到好处的表现力。能从古艺术品中看到更多的艺术价值的因素的慧眼,当然属于现代艺术家。我们可以从古人那种创造性中学到的东西,只限于表达的愿望和表现的手法、质朴内在的意念,仅此而已。 自我感觉是衡量人的文化素养的*直接有效的标准。 善于利用形象自由变体的天才,不但能汲取古人或他人的词汇,还创造自己的语言不但能表现生活环境和个人性格与经历的种种体验和感受,甚至表现了超越时代和个人一般生活、性格、知识的范围,表现了超越现实的审美意识。 人*丰富而可贵的方面就是感情。而绘画是表现这方面*为直觉而多样的。所以,坦诚与真率便自然成为艺术表现中*珍贵的内容。 真是信的基缘,信是爱的桥梁。 人类几千年可供画家永恒留念的固定因素,只有自然美。她是各种风格的母体,千姿百态的艺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