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学生都能成功

作者(美)威廉·葛拉瑟简介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6-01

特色:

目前ABCDF评分制度的潜在问题 我相信目前我们所使用的ABCDF评分制度是许多学生拒绝在校认真学习的原因。本章我将解释这种制度的缺陷,并且建议废除这种制度。稍后在详细描述“以胜任能力为基础的班级”时,我将说明在葛拉瑟优质学校里,如何避免目前评分制度的缺陷。 只要我们使用分数评分,就很难改善当前表现欠佳的学校,那些学校里,学生C、D、F的成绩随处可见。可悲的是,弱势学生在新的世纪里迫切需要高中毕业的成绩单,以证明他们的能力水平有一定的程度,然而这种制度只对这些人之中百分之二十的人有效,其余的人全都未能如愿。 对许多学生而言,只要能毕业,即使拿C或D也可以被社会接受。我也承认,找工作时文凭是一项优势,但是如果他们所受的教育不够应付工作所需,他们就保不住工作。短期来说,这种制度仍然有些好处,可是长期看来,当社会越来越迈向崭新的高科技信息时代时,我们就会被迫面对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只有A和B的学生有足够的能力应付工作或大学生活。尽管老师努力协助弱势学生做准备,这种评分制度仍然让他们尝到失败的滋味。 在新的社会里,对于能力不足的表现给予低成绩其实没有什么道理。因为不管有没有文凭,几乎每一名学生都需要接受让他们具备充足能力的教育,才能在这个社会生存下去。在大部分是弱势学生的学校里,毕业几乎完全与能力无关。当我们鼓励弱势学生受教育的同时,却给他们一张无法反映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能力水平的文凭。 把毕业与能力水平分开,是强化错误且破坏性十足的两种教育理念。*糟糕的是,高中教育并不是那么有价值,有些富裕地区的高中生除了获得+A(A Plus)的成绩以外,其余的成绩所代表的能力都在水平以下。 有了+A制度以后,弱势学校的情况更糟糕,因为他们没有几堂+A的课程。现在我们确实有一种双重制度:+A、A、也许还加上B的学生才具备应有的能力,其余的学生都缺乏足够的能力。美国的贫富差距已经够大了,不需要通过教育再扩展彼此的鸿沟,我们需要更多像爱克门这样的学校,在那里鸿沟已经完全弭平了。 第二种普遍的信念破坏性也很强,就是为数众多的学生能力不足以胜任水平以上的工作,比如各科都拿B的人。当老师看到即将毕业的学生在学校里从未拿过B时,他们很难相信这些学生有能力做得更多。更糟糕的是,很多从来没有表现在平均能力水平以上的学生自己也认为做不到。 大约十到十五年前,有些弱势社区里的人开始质疑“大多数学生的能力都不够”这种普遍认知。他们说:“错误不在学生学得不够多,错误在学校让那些阅读能力有限、不太会写和计算的学生毕了业。”可是就目前我所知道的,没有人把矛头指向主要的“凶手”:ABCDF评分制度。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