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赵春霖/国别:中国大陆 |
| 出版社 | |
| 出版时间 | 2006-07-01 |
特色:
明朝万历四十六年四月二十一日,黎明前*黑暗的时分。远近的山影中间,营栅、旌旗参差缭乱,像黑色的剪纸一般,贴在东方蛋青色的天幕上。晓月惨白得像死人的脸。启明星在远山上刚刚探出头来,扯长了熠熠的星芒,像是刚刚燃起来的一堆告急的烽火。高尔山的半坡上,后金国老汗王努尔哈赤巍然屹立在一块巨岩前面,正一手按着剑柄向对面山上眺望。即便是在闲静的时候,他的气度中也透露出一种冷峻与肃杀。天刚蒙蒙亮,在一层透明的薄雾笼罩下,浑河好像还没有苏醒过来,由东向西蜿蜒逶迤,在黑色的河床上舒展开了那巨蟒一般的腰身,水面上泛着水银般的光亮。汗王身着鎏金盔甲,一动不动地凝立着,像一尊金制的塑像。偏西的微风,时而撩开他斗篷的下摆,吹动了那柄龙凤宝剑上的长穗。在汗王的身后,站立着一个半截黑塔般的中年汉子,这就是汗王*亲信的达尔汉侍卫扈尔汉。从山坡上蔓延到山脚河谷全都是八旗军的营寨,军旗在西风中轻轻飘舞,时有战马的嘶鸣声,飘散在清冷的晨风中。虽然还辨不清旌旗的颜色,但汗王像了解自己的手掌纹一样,凭感觉也能知道各旗兵马所在的方位。隔着一道小河,对面的土山上就是明朝辽东军的营垒,他们是昨夜才在这里驻扎下来的。一夜之间,后金的探马往来如梭,将敌军的人数、装备、大小火炮的配置、统帅将领的情况以及一切能侦察到的细节,全部源源不断地报到了汗王这里。因为天色尚早,距离又远,遥望中那里只是一片混沌,汗王却在久久地盯着它,像面对着一席丰盛的大餐,深思着应当从哪里下手。汗王今年六十岁整,身躯高大魁梧,腰板依然挺得溜直。他骨子里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凛然气概,不怒而威,一张略长的脸膛,像钢铸铁打的一般,平直的浓眉下嵌着一双长长的凤眼,漆黑的眸子闪着兵刃一般森森的寒光,耳轮很大,颔下无须,只在紧闭的阔唇上面,留着两撇燕尾形的髯口,两端的须尖微微卷起,越发透出了王者的气度和威严。“扈尔汉,你打发人去叫李永芳立刻来见朕。”汗王那洪钟般的声音里,震响着一缕袅袅的余音。“是,父汗!”扈尔汉答应着,高大的身躯像豹子般地敏捷,陡地转身身后走去,长大的披风飘摆起来。扈尔汉现年四十二岁,是后金国五大臣中*年轻的一位。他原属佟佳氏族,父亲扈喇虎是雅尔古寨的寨主。万历十六年,扈尔汉才十二岁,跟随父亲率领族人一起投奔到建州来。当时努尔哈赤刚起事不久,兵员人手极度缺乏,扈氏父子到来,对他来说真不啻是雪中送炭。不久扈喇虎战死了,努尔哈赤就把扈尔汉收为养子,赐姓觉罗氏,授一等大臣。扈尔汉感戴养父的抚育大恩,誓以生死相报。成年后的扈尔汉生得五大三粗,力大如虎,骑射和枪法在军中都是居于一流的,在后金国的统一大业中,每每冲关夺隘,斩将搴旗,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汗王常在人前称道他是“朕的许褚、典韦”,或者喻之为“樊哙、秦琼、敬德”。在为人处世上,他又粗中有细,有着与他粗壮身躯不相称的谨小缜密,在侍奉汗王长达三十年中,从未出现重大差错。李永芳很快就被传来了,在两个巴牙喇跟随下,他像个被押解的犯人,从山坡小路上气喘吁吁地走上来。他已经换了满装,穿着镶红旗的甲胄。他有三十三四岁的年纪,尖长的脸上两腮无肉,鼻子狭长,人中部分很短,一张瘪着的嘴唇,低眉顺眼地露出一副乞怜的样子。他是这次抚顺关失陷时才投顺过来的,也是后金对明朝开战以来**个投降后金的明朝官员,汗王恩赦了他,可他自己仍然心有余悸,生怕稍有差错便有性命之忧。李永芳趋前几步便跪倒在满是碎石的山路上,又跪着爬了两步才叩下头去,口中念道:“汗王万岁,万万岁!不知叫小的来有何差遣?”“李永芳,你起来说话,”汗王的眼光顺着鼻准向下看去,脸上表情很难捉摸,说不清是倨傲还是鄙夷,“这是在军中,以后不需要行这样的大礼,你只要忠勤地为大金国效力,用不着这些繁琐的礼数。”李永芳揪紧的心这才稍微松弛了一下,又叩了一个头才爬起来,弓身站在汗王的一侧,不时地偷眼打量汗王的表情。“李永芳,你了解张承胤这个人吗?”停了一会,汗王突然问道。“汗王,据奴才所知,张承胤这个人吧,是名将张臣的儿子,出身将门,文的武的都有两下子,他的骑射功夫在辽东军中是数得着的……”“这些朕都知道,”汗王急切地打断了对方,“你知道他好读什么书吗?”“这,这奴才还不大摸底,……大概是爱读《孙子兵法》吧!”“《孙子兵法》,凡为将的人人要读,但只读这个是不够的。”汗王一双长长的凤眼中那一抹光亮又在闪烁了,李永芳把这理解为是他动了杀机,松弛的心又揪紧了,只听汗王又问:“他手下的其他那些将官你知道多少?”这方面的情况李永芳知道得比较多些,同在一个营垒里,职位相差不多,有些人还是过从较密的,他极力地稳住心神尽量讲得细致透彻一些。文武全才有勇有谋的尤世功,嗜酒如命勇猛寡谋的刘遇节,圆滑干练专好逢迎上司的宋文鉴,什么都稀松平常而热衷于钻营的祖天定等等。汗王听得很专注,不时地插话提问,李永芳尽自己所知一一详尽作答,有时因为不得要领过于哕嗦,又每每被汗王打断。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