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5.食野生动物危害多 野生动物被人称作“野味”,包括地上走的、爬的、天上飞的、水中游的等等。其中有许多是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和珍、稀、危、特、濒动物。每一种动物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基因库,一个物种的灭绝,就意味着一个基因库的毁灭,就意味着我们这个绚丽多姿的世界,永远失去了一个大自然恩赐给我们的朋友和助手。有识之士呼吁: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给他们留下一个完整而美好的世界吧:千万别把我们的餐桌变成灭绝野生动物的屠宰场! (1)贪吃有可能吃出一个生态灾难:一份权威资料显示,国际公认的640种濒危野生动物中,中国占了156种。在13亿人口的国家,一旦吃上了某种动物,那它们的命运肯定是要绝灭。请看: 一份令人心惊肉跳的调查,2000年1月20日中国食用野生动物状况调查中反映1381家餐厅、286家副食品商场、218处集贸市场在经营野生动物的比例分别为49.8%(688家)、15.4%(44家)和41.7%(91处,1675个摊位)。 野生动物多数是农业病虫害的天敌:1条蛇一年可捕捉60只老鼠,而1只老鼠一年要糟蹋5千克粮食。某大城市每年吃掉100万只青蛙,这意味着同时也“吃”掉了100万千克粮食! 一个物种的存亡,同时影响着与之相关的多个物种的生死。据研究,每消灭一种植物,就会有10~30种依附于它的其他植物和昆虫,以及高等动物面临毁灭,大自然的食物链和生态网是环环相扣,丝丝相连的,动一“发”而影响全生态系的关系网。在世界已知4 650种哺乳动物中,每4种就有1种被列为“高危”物种将于近期灭绝;鸟类濒临灭绝量已达182种;有20%的两栖类、爬行类动物和30%的鱼类也面临同样的厄运。 有人以为“野生”的,就是纯天然的,但是也不“绝对安全可靠”,许多天然植物本身就具有一定毒性,食野生动物更是危机四伏。 (2)食“野味”当心染病:食野味之风在一些地区十分盛行,无论是黄羊、野鹿、狗獾、野兔、山鸡等飞禽走兽,还是蝎子、蚂蚱等小虫子,均成了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要知道许多野生动物会感染和传播疾病,有许多是人畜共患的疾病,有一些是通过动物贮存、携带、传播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和原虫等。据报道,糜、鹿、野猪、水豚、野牛、野兔、松鼠、旱獭、山狗、红狐、狼、羚羊、岩羊、黄羊等60多种野生动物,不仅其本身可以感染布氏菌病、耶氏菌病、李氏菌病、土拉菌病、假结核菌病、鼠疫、炭疽、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和某些原虫病等,它们还可以将这许多病传染给人。其中一些疾病,如鼠疫、炭疽、李氏菌病、出血热、钩端螺旋体、棘球蚴病等都是极其凶险、病死率极高的烈性传染病。在我国西北地区、内蒙古等地都曾有过因捕猎、食用旱獭、狐狸而酿成数十人死于鼠疫的教训。另外还有许多动物与人类共同患有的疾病,如狂犬病、口蹄疫、流感、炭疽、乙型脑炎等,更易在人畜与动物间传播。另外,动物身上的曲霉菌和寄生虫所引发的疾病可多达160多种。 ①野生动物体内有许多寄生虫和病菌:被曼氏裂头绦虫感染的青蛙达91%之多,这种绦虫的幼体进人人体后常寄生于软组织和内脏,若寄生到脑组织,便会导致失明、瘫痪、抽搐、癫痫等疾病。 ②野生动物含有毒有害的化学成分:如蛙肉中的农药与斑蝥素的污染,重金属铅的污染以及化学武器造成的危害污染了穿山甲,使越南人不敢吃穿山甲源于此。有人爱吃蛇胆、鱼胆,结果引发急性中毒和肝、肾功能衰竭等疾病。 ③野生动物传染病毒性疾病:2003年春SARS病毒引起的“非典”风波,让人们进一步认识食野生动物的危害。于2003年5月27日农业部动物冠状病毒疫源调查组宣布:已从蝙蝠、猴、果子狸和蛇等动物体内检测到冠状病毒,其基因序列与“非典”病毒的基因序列完全一致。由此,一些人呼吁立法:不吃野生动物。有人发现,艾滋病病毒*早可能存在于黑猩猩身上,由于非洲人与之为“亲密接触”,才有今天传染给人类的恶果。 ④一些偷猎者往往使用毒杀的方法获取野生动物,甚至采用剧毒农药等。食用这样毒杀的野味,极容易发生急性中毒,或对人体健康产生慢性的潜在危害。 以上这些都为敢于尝“鲜”的人敲响了警钟。不吃野生动物要从我做起,从我们家庭做起,做个懂文明、守法纪的公民,见到不法商贩卖野生动物要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