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那天早上阴天,伦敦的早春,晴天总是比阴天少。轻风加细雨,早餐喝的那杯咖啡不足以御寒。我们开车去温莎,一路上,泰晤士河沿岸的风光让我想起“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的诗句:穿过樱草丛,在那片绿荫之中/常青花在编织她的花环…… 提起温莎,我们总是会联想到温莎公爵的逸事。于是,我们一路上都在谈论他,那个为了女人而让出至尊权贵的男人,说他怎么为着辛普森夫人让出了王位,说王室的压力和桎梏,说皇族的奢华到底还是抵不过鱼水之欢的诱惑,说皇冠之重大概不是常人能够承受得了的…… 到了温莎,细雨停了,天还是阴沉沉的,风吹在脸上好冷。老远地,朋友就看到了城堡塔楼上微风中飘着的旗子,“老太太今天在这儿呢!”他说。 “老太太?” 他告诉我,塔楼上挂皇室旗子,说明女皇今天在此。伦敦人如今喜欢称女皇为“老太太”。 买票。安检。每个人的鞋子都要从一块浸着药水的地毯上踩过——那些日子对“疯牛病”的惶恐还没有过去。 然后,进入温莎城堡。据说女皇一直喜欢住在这里。 当年英国对德宣战的时候,还是小公主的伊莉莎白曾被送到温莎堡“躲避战火”。如今,这座庄重宏伟的古堡依然是王室的住所之一,是女王*喜欢的行宫。在她登基之前的很长时间里,外界对这位美丽的公主总是知之甚少,她总爱躲在温莎堡里,不喜欢抛头露面,她的衣服虽然高雅精致,但风格总是很保守。人们很难看出,这个美丽的女孩子是否也像其他姑娘一样,有过纯粹私人的、梦幻的欢娱。或许,在温莎堡,她曾经留下过短暂的少女的快乐,因此她成为女王陛下之后,一直都喜欢回到这里。 1992年温莎堡的那场大火,无疑是那个“灾祸之年”对女王的*大打击。那一年是她执政四十周年,接踵而来的“可怕的事情”冲掉了本应有的喜庆——先是“费姬丑闻”、“卡米拉丑闻”、安妮公主离婚、查尔斯和戴安娜分居……这一切令王室颜面丧尽。后来,又是温莎堡那场莫名其妙的火灾。真不知,一个作为女王的女人是如何挺过来的。那时候她对四十年前的登基是不是有过一丝丝后悔呢?毕竟,作为一个女人,皇冠毕竟太重一些。当一个女人君临天下的时候,她失去的东西大概远比一个男子所失去的东西更重要。 但是,她没有选择。 1952年2月,她的父王英皇乔冶六世逝世。乔治从他“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哥哥爱德华八世那里继承来的王位,理所当然地传给了他的长女伊莉莎白。次年,年轻的伊莉莎白加冕为伊莉莎白二世女王。如今,她已经执政五十多年了,经历了战争、阴谋、冷遇、灾祸以及皇室的丑闻,她始终用超凡的尊严艰难地维护着王室的风范。就像温莎堡,历经风雨之后,依然傲然屹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