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薛仁贵设计瞒天过海“瞒天过海”其本意为瞒着天子,顺利地渡过海洋而达到目的。这一故事原载于《永乐大典·薛仁贵征辽事略》中。——唐太宗亲率大军30万由北路出征。任命张士贵为前线总指挥,不久便攻下了松亭关。向辽东方向进发……太宗叹道:“看!这辽河之水,从国都长安到此,已经走了五千里了。”此时内心已萌发后悔之意。过了几天,到了海边,攻下敌人的寨子。太宗看到一望无际的大海就在眼前,向东则可看见远隔千里之外的安市(现今盖平县的东北70里)。太宗说道: “为什么不渡海过去呢?”对于未能采纳房玄龄、杜如晦所献的计策特别懊悔。于是唐太宗便召集各军指挥官,垂问过海之计谋。敬德说:“请垂询张士贵。”唐太宗就把张士贵召来问道:“你有什么计策没有?”张士贵答道:“容属下思考。”说完,各路指挥也就随即散去。张士贵到寨中便与刘君昂商量,刘君昂说:“请问问薛仁贵,说不定他有什么奇计呢!”张士贵把薛仁贵召进帐中。……仁贵两手叉腰说道:“现在天子为大海所阻,正为攻打安市困难而焦虑,属下倒有一计可用,明天就在暂时不让看到海的情况之下,渡过千里大海。然后上白天子下至士卒都让他们平安地登岸如何?”张士贵立刻下帐紧握仁贵的手说: “我带你一起去见天子,把此事说明。”这时薛仁贵在张士贵的耳边说了一席话。张士贵昕后甚是高兴。一天,唐太宗又将各军指挥官召来,再次询问过海之计谋。近臣奏报:“附近海上住着一位老人,很希望陛下亲临民家一视。过海所需30万人份的军粮也已准备妥当。”天子非常高兴,就把老人唤进御帐,天子亲自垂询。不久,唐太宗以及文武百官都被引至海边。一看,一万多户的人家都用色彩艳丽的幕布围了起来。老人把唐太宗引至东方相反的一角,进入一室。这间屋子满挂着缔幕,地上铺着地毯。太宗落坐之后,百官齐向太宗进酒,太宗心情特别愉快。这时,四面有风声吹动,夹着波涛的声音,响似雷鸣。不久,太宗手中的杯子也歪了,身体也摇动起来,而太宗却仍不知这是何故。当大家把缔幕拉开之后,才见窗外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唐太宗慌张地问道:“这是哪儿呀?”张士贵赶紧站起来回答:“这就是臣拟就的过海之计。再趁着风势的话,船上所载的30万大军就可以渡过海去,到达东岸。”唐太宗再仔细一看,原来自己已经在船上了。P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