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杨彦雄/国别:中国大陆 |
出版社 | |
出版时间 | 2006-08-01 |
特色:
5让他留在朝鲜吧人生一世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不幸。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有人却因此而一蹶不振;有人却把悲伤放于心中,笑对人生。毛泽东也会遇到这样的事,从这些生活中的事,彰显出一个伟人的气度和胸襟。那是1950年秋的一天,秋风渐冷,寒意逼人。毛泽东站在中南海的卧室里,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遍,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主席面容憔悴,满脸悲痛,呆呆地看着桌上的一份电报,一支接一支地吸着烟,已经整整一天没有跟任何人说话了。这是一封从朝鲜前线志愿军司令部发来的电报。电文如下:“主席勋鉴:今晨,我“志司”指挥部遭敌机狂轰滥炸,洪学智、毛岸英将我送人安全地域。尔后,岸英又返回指挥所取作战图。慌中未能劝住他,致使被敌机的汽油弹击中。主席的爱子、我们“志司”的好参谋,岸英同志为了人民的事业光荣殉职……”毛泽东望着这封电报,心中思绪万千,毛岸英的音容笑貌在他的脑际走过一遍又一遍,往事一幕又一幕在眼前浮现,久久挥之不去。毛岸英是主席*心爱的长子、是他和结发妻子杨开慧爱情的结晶。当年岸英被找回来后,他亲自安排儿子参加各种各样的锻炼,每一次分离不久,岸英都会活蹦欢跳地回到自己的身边来,可是这次是天上人间永无相见之日了。这位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人流下了伤心的眼泪,情不自禁地喃喃叫道:“岸英!岸英!”正在这时,秘书匆匆进来,小声说:“主席,彭老总来电,说岸英是主席的长子、要求破格将遗体运回国安葬。”停了停,秘书又凑近告诉主席,朝鲜金日成首相来电向主席表示慰问,金日成首相说岸英同志是为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而牺牲的,他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金日成首相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让朝鲜人民永远纪念这位战斗英雄。听完秘书的话,他无力挥挥手,示意秘书放下电稿离开。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他想起岸英赴朝鲜时,自己因工作忙,竟未能再见上儿子一面,一直觉得是个遗憾。现在,活着不可能再相见,让他这个做父亲的见一见儿子的遗体也好吧。可是转念一想:“战争总要流血,我的儿子牺牲了,我很悲痛,可是在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天下父母的心都是一样的呀!他们父母的悲痛丝毫不会逊色于我,他们想再见儿子的心愿也丝毫不亚于我……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见吧,让他留在朝鲜吧。”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阵,他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远处,万家灯火从苍茫的暮色中次第亮起来,他深思了一会,终于下定决心。第二天早晨,秘书来到毛泽东的卧室。毛泽东已经出去了,放在枕头上的电文稿上写着一行醒目的大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电文稿下是一片被泪水打湿的枕巾。智慧点拨:宽广博大的胸怀成就了一个伟大的人物,伟人又用他这样的心胸告诉我们:凡成大事者,要不计个人得失,具有宽广的胸襟和超凡的气度。P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