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百年祭:政治1840-1945图文档案

作者廖代茂、杨会国/国别: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5-01

特色:

军事上营务废弛,国防空虚。清政府对军队采取世袭制,八旗绿营兵全家生活由政府承担。这样既难以保证兵员素质,又耗费高、效率低。道光中后期的清军终致不堪问闻:“陆不知击刺,不能乘骑;水则不习驾驶,不熟炮械。”蜕变成“有将不可恃,有兵不可用”;“战守不足,扰民有余”的武装群体。中国国界有陆海两界。从吉林、黑龙江起至新疆的东北、北部,西北的北界,和西南边陲地区,虽布有“防军”、“戍营”,都形同虚设,只是略胜于无,到处存在“鞭长莫及之虞”。海防是直到19世纪70年代中期才比较认真地提上议事日程的。在道光一代,即使在鸦片战争前,俄国一再蚕食北边,英国除了擅派兵船在东南沿海任意游弋外,又数度派人从印度非法越境入西藏等地活动,与在国家防务上疏于防备也极有关系。国家大政方针,在专制政体下,由皇帝一人决定,构成所谓“乾纲独断”的决策制度。这种制度,对国事、政务的治理得当与否,根本地决定于当皇帝这个人的才识品德。鸦片战争前夕,中国时当清朝道光年间。嘉庆帝“驾崩”后,曼宁即位,年号道光,因此又称道光帝,在位30年(1820一l850年)。道光即位后把“黜华崇实”作为行事准则,3O年的皇帝生涯,算是勤政和节俭。他自诩道:“自御极至今,凡批览章奏,引对臣工,旰食宵衣,三十年如一日,不敢自暇自逸。”野史说,道光穿带补丁的裤子,于是大臣们仿效,也“缀一圆绸膝间”。他有励精图治之心,整饬纪纲之志。在惩治贪污、整顿吏治、治河通漕、清厘盐政、开通海运等方面,有一定成绩,*大的政绩就是平息回部张格尔的骚乱,巩固了新疆。但是他缺乏才智胆识,和其父嘉庆帝一样,以“利不百不变法”为信条。又深防大权旁落,必择那些所谓“谨善”的人来辅佐朝政,结果只能“天下无巨细,一束之于不可破之例”;虽有求治之心,却制定不出,也没有制定过强兵富国之策。又缺乏知人之明,在30年间被任命为大学士、军机大臣不下百余的重臣中,虽也不乏能臣,如松筠、英和、陶澍、阮元和林则徐等等,他们都有心辅佐,却不被重用,如林则徐功在国家、民族,反遭罪谴。他*信任的,却是谨小慎微,善于揣摩、迎合的庸臣、佞臣。曹振镛、穆彰阿两人,是此中典型。P6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